“China” 2017世界為何最關注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12-20 11:22:36 | 來源: 新華網 |
2017年,“China”成了“歪果仁”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成了外國媒體爭相報道的高頻詞。
在“歪果仁”眼中,“China”不再是那個脆而易碎的“瓷器”,而是創造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中國奇跡”。
看看這一年,“China”到底如何刷屏,讓世界媒體刮目相看?
沒想到,“新四大發明”這組合真迷人!
“在中國,出門不用帶錢包,手機搞定一切,買所有想買的,吃所有想吃的,連賣煎餅的大媽,都有支付寶。”柬埔寨華裔留學生林金隆,對中國的無現金支付生活,頗為滿意。
“在中國第一次坐高鐵,我被速度驚到了……剛上車,感覺還沒坐穩,就到了”,“高鐵有足夠的空間,來放我的大長腿。”這幽默點讚來自羅馬尼亞的留學生彼得。
“第一次在曼徹斯特騎摩拜,是這麼多年來,我在曼徹斯特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推特網友@muttNchops發文説。“隨時可騎,隨處可放”、“簡直就是神器”……中國的共享單車,令“歪果仁”興奮不已。
“沒什麼在網上買不到,你甚至可以‘買飛機’”,《愛爾蘭觀察報》11月的文章,驚訝于中國網購的無所不能,淘寶網竟然賣出了兩架波音747-400貨機,總價值達3.228億元人民幣。
接著,今年的中國“雙11”購物節,也被外媒鋪天蓋地瘋狂報道了一番。
……
今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20國的外國青年將“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紛紛表示這是他們最想帶回祖國的“中國特産”。
在中國生活的德國網紅阿福,還寫信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呼籲德國要向中國學習。
網絡截圖
沒想到,中國建橋梁、修鐵路就像變魔術
這條鐵路因修築艱難,工人時常遭到獅子的攻擊,有“瘋狂鐵路”之稱。
這條鐵路肯尼亞足足等了一個世紀,中國不到3年就建成。
這條鐵路工程技術人員用2個月修建了一座橋梁和鐵路,沒有一個人被獅子吃掉。
有“基建狂人”之稱的中國,這回在肯尼亞又神奇了一把,中國企業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一條現代化的鐵路,即全線採用中國標準的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鐵路(蒙內鐵路),其全長約480公里,是肯尼亞獨立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從2014年12月破土動工到2017年5月蒙內鐵路正式建成通車,充分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品質。
對肯尼亞人來説,蒙內鐵路相當於非洲版的高鐵。
沒想到,小小“圓珠筆頭”還上了頭條!
2017年,中國的“圓珠筆頭”火了。
1月,“太鋼集團終於造出圓珠筆頭,有望完全替代進口”,這則消息不僅在國內刷屏,還引發全世界關注。
比如,美國QUZRTZ新聞網站,就用了這樣的標題《小小圓珠筆頭成為中國創新經濟新象徵》。
可能很多網友不知道,中國雖是全球製造業大國,上天入地下海均不怕,但卻難在了小小圓珠筆頭上。圓珠筆頭製造技術的缺失,一直是中國製造業的遺憾。
一名網友就表示,剛看到這個消息,我以為是個關於全球化的一個笑話,但仔細一看,才明白這項成就原來意義這麼大!
沒想到,這可愛萌物“圈粉”海內外!
黑眼圈、小短腿、愛打滾,國寶熊貓“滾滾”們的萌態,秒殺了無數攝影師,迷倒了國內外的“熊貓粉”,成為了海外的超級明星。
熊貓“滾滾”們的海外生活很忙:忙著慶生、忙著生二胎,忙著享美食,忙著賣萌圈粉,還忙著住“豪宅”……
日本上野動物園的熊貓寶寶,還忙著“上戶口”。9月20日是其出生100天紀念日,動物園特地為它舉行了徵名活動,共收到了超過 32 萬份方案,最終寶寶被命名為“香香”。
旅法熊貓寶寶甚至還獲得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當“教母”。12月4日,布麗吉特出席了4個月大的熊貓“迷你圓仔”的命名儀式,正式命名它為“圓夢”,寓意夢想成真。
沒想到,中國四川辣醬“引爆”美國!
烤鴨、火鍋、老乾媽、辣條……中國美味不斷“圈粉”海外,從中國味道成為世界美食。
外國政要吃了也秒變粉絲:拜登愛吃炒肝;卡梅倫捧紅了香菜丸子;宮保雞丁,默克爾幾乎吃了一整盤……
連中國調料也倍受寵愛。10月7日,美國麥當勞因為一小包四川辣醬驚動了警察。
當天,麥當勞時隔20年後重新推出一款四川麥辣醬蘸料,這款中國口味調料再次引爆美國,大量顧客涌進餐廳搶購。奈何限時限量,排隊數小時也沒能買上辣醬的顧客群情激奮,高喊“我們要四川辣醬”!
附近執勤的警察都跑來維護秩序。還有“黃牛”上網拍賣,幾包辣醬要價數百美元。
沒想到,“中國贏了”
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11月刊的封面,以中國國旗顏色為底,用中英雙語書寫“中國贏了”,這是《時代》週刊封面第一次出現兩種語言。
在內文《中國經濟是如何贏得未來的》一文中,作者佈雷默指出,中國現今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中最具實力的國家。今天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比二戰後主導國際秩序的美國模式,更為完備,甚至更可持續。
無獨有偶。德國《明鏡週刊》11月刊也以中國為封面。紅色打底、字體金黃,中文拼音“xing lai!”(醒來)的標題,極具視覺衝擊力。
這期封面文章以“覺醒的巨人”為題,用9頁、6000多字的篇幅詳細介紹了中國各個領域。《歐洲時報》稱其為:近年來歐洲媒體針對中國最客觀的評論。
在西方主流媒體看來,今天的中國,不僅“醒來”,而且“贏了”。
中國通過參與並主辦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推動全球治理,彰顯大國作為。
西方正面臨被中國甩在身後的危險。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也在發生轉變:報道視角正逐漸由俯視變為平視。
還有太多沒想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科研製作特輯;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稱讚中國專利“井噴”;中國在科技和職業技能等領域頻頻“霸榜”,這些傲人成績刷新了許多歪果仁對中國的認識。
彎道超車的創新動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倡議,令China獲得了世界的持續關注。
正可謂:“眼界高時無物礙,心源開處有波清”。
厲害了,我的國!
(文字綜合新華網、人民網、中華網、齊魯晚報)新華網 王一諾、李雪梅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