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揭台灣與臭豆腐淵源 大陸飲食已滲入台灣人生活

編輯:白宇坤|2017-12-04 16:53:36|來源:華夏經緯網

報道稱,源自於大陸的菜肴和小吃甚至零食在台灣並不少見,水餃、蔥油餅、鍋貼、沙琪瑪、麻花等食品早已進入台灣人的生活中,並不會因為是源自大陸而有所排斥,反而現在有許多歷史學者、鄉土文史工作者正在努力蒐集和保存一些食物的做法和歷史,因為那些表面其貌不揚的食品之所以流入台灣且生根、背後有著很多顛沛流離、困苦辛酸歷程的故事。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 英媒稱,近日,美國《紐約時報》一篇有關台灣臭豆腐的文章引起熱議,中國大陸網民説臭豆腐是“中國美食”不是“台灣美食”。那麼,到底臭豆腐在台灣有著什麼樣的過去?為何臭豆腐會成為台灣的平民小吃?

 

記憶中的味道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日刊登台灣媒體人威克的文章稱,如果問起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台灣人,對臭豆腐的記憶和現在的年輕人是相當不一樣的。臭豆腐在半個世紀以前的台灣地區是用來養家糊口或者是想家思鄉的工具,但是當年在台灣的街頭,如果不是嗜食臭豆腐的“逐臭之徒”,臭豆腐攤子對很多人而言是避之唯恐不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u=1396573676,2301314942&fm=27&gp=0

 

文章表示,蔣介石退到台灣之後,隨其而來的許多部隊被解編,許多被解編的軍人只好做起不同的飲食小生意,炸臭豆腐也是其中之一,五十年前的台北和如今的新北市,時常可以看到炸臭豆腐的攤子,不過當時的臭豆腐和現在的有點不一樣。那時台灣的炸臭豆腐大多是用“臭豆腐幹”製作,也就是一塊大約三寸見方、約半寸厚的半壓制、水分較少的豆腐塊,下鍋油炸炸熟之後再剪開成為易於入口大小的小塊,加上蒜蓉和醬油調味,而江浙館子也有毛豆蒸臭豆腐供老饕解饞,舒緩思鄉之情。

 

經歷半個多世紀的演變,臭豆腐也在島內安家落戶,成了平民小吃,街邊出售的炸臭豆腐改用一般豆腐製作的臭豆腐,另外也搭配略微酸甜口味的泡菜,甚至台灣南部和北部的炸臭豆腐也有不同的吃法。而除了炸臭豆腐、蒸臭豆腐之外,台灣也發展出了麻辣火鍋與臭豆腐結合的麻辣臭豆腐、像小火鍋一般的臭臭鍋等不同風味和樣式的臭豆腐料理,台灣各地都可以看到臭豆腐的蹤跡,“逐臭之徒”也比五十年前多了許多。

 

水土不服

 

文章稱,臭豆腐生意開業成本比較低也是造成流行的原因之一,通常在台灣賣炸臭豆腐的店家,就只賣炸臭豆腐,不會賣其他的油炸食品,因為油鍋炸過臭豆腐之後,再炸其他食物就會沾染臭豆腐的味道,所以備品單純,而器材就是一口油鍋和爐臺,入門的門檻並不算高。很多所謂外省料理,不論是菜肴或者是像臭豆腐這類小吃,到了島內就入鄉隨俗、調整口味,有些在大陸視為正宗傳統的美味,在台灣不一定可以紅得起來,例如發酵到長了好像長毛一樣菌絲的臭豆腐,或者浸泡成深黑色的臭豆腐,這些在台灣就看不到。

 

文章稱,吃的東西在台灣很少會成為政治的象徵,反而會比較注重口味適不適合、自己認為好不好吃、服務態度等主觀感受,例如大陸知名的火鍋連鎖品牌到台北開店,相當受到台灣食客的歡迎,但是之前的知名烤鴨、魚頭料理到台灣開店卻是鎩羽而歸。

 

大陸的台灣餐飲市場競爭激烈,口味的改變也很快速,例如來自澳門的葡式蛋撻曾經風行一陣,隨後很快沒落;相比之下,臭豆腐在台灣不但算是長壽、市場紮根穩固,而且還繼續發揚光大,臭豆腐如今在台灣小吃的地位和蚵仔面線等源自台灣本地的小吃可以説是並駕齊驅。

 

美味的誤會

 

文章稱,大陸到台灣的遊客或許會覺得很多源自大陸食物到了台灣之後“味道變了”,不過台灣人大概也不會認為台灣的版本才是正宗的味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u=3894684251,2588837173&fm=11&gp=0

 

在台灣有不少挂著“溫州大餛飩”招牌的店家,但是樣子和大陸的溫州大餛飩天差地遠,兩岸三通之後就曾經成了話題,有來自廣西的女子嫁到台灣,在台北開了一家專賣“螺螄粉”的小店,聽説最初有食客乍聽之下以為是“螺絲粉”,誤會是用外形像五金螺絲一般的麵條製作的湯麵。

 

源自於大陸的菜肴和小吃甚至零食在台灣並不少見,水餃、蔥油餅、鍋貼、沙琪瑪、麻花等食品早已進入台灣人的生活中,並不會因為是源自大陸而有所排斥,反而現在有許多歷史學者、鄉土文史工作者正在努力蒐集和保存一些食物的做法和歷史,因為那些表面其貌不揚的食品之所以流入台灣而且生根,背後有著很多顛沛流離、困苦辛酸歷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