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臺商:調整心態轉換跑道 加快轉型升級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1-09 16:49:55 | 來源: 新華網 |
以前是“領頭羊”,如今與陸企回到“同一起跑線”——新年伊始,十余位在江蘇打拼的臺商發出了類似感慨。
2001年,28歲的台北青年陳毅龍剛到江蘇常州信心滿滿,當時臺商在技術、管理乃至享有政策等方面保持“優越感”。
“十幾年過去,各種優勢逐漸淡化甚至一去不返。”陳毅龍2016年創辦了一家機械加工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愈發感受到大陸企業的進步給其帶來的壓力。
昆山漢升達傳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駿紳2009年來到大陸,自稱就是被很多老一輩臺商的“優越感”吸引,現在卻發現已經處於同一起跑線,甚至某些方面還要向陸企學習。
蘇州永浩廣智企業諮詢公司董事長張騏峰也提到,台灣的管理模式如今已經不適合大陸的一些企業。相反,為了學習大陸的管理知識,他決定到蘇州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
不過,接受採訪的臺商們均強調,面對競爭優勢的“此消彼長”,他們能夠調整心態、坦然面對,並將其看作一種機遇,倒逼自己在2018年加快轉型升級。
陳毅龍感覺到近年來大陸對實體經濟越來越重視,江蘇又是製造業大省,機械行業作為工業基礎定有光明前景。所以,他的公司一開始就使用最先進的設備和生産技術,定位高端加工。
蘇州華斯雷奇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坤榮2000年到大陸後一直從事自動化元器件生産,當初還屬於技術含量較高行業,這幾年感受到經營壓力,及時轉向研發機器人核心零部件。
“越接近核心技術越難,非常辛苦,但對於眾多臺商來説,現在必須重新出發,搶佔先機。”黃坤榮説。
此間觀察人士認為,隨著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尤其是各領域創新力度不斷加強,傳統低端製造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臺企正面臨著新一輪“洗牌”。
蘇州一家機電公司負責人説,受環保政策影響,給公司做配套的多家工廠全部關閉,現在要把産品送到5小時車程外的地方再加工,成本大增。
談到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時,這位負責人搖搖頭,説現在處於觀望狀態,加大環保力度是大勢所趨,只能適應新形勢,實在不行就外遷轉移。
余國屏已在大陸發展20幾年。在他看來,不論台資還是陸資企業,現在面臨著相同的市場環境和經營壓力,當務之急是尋找最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
陳毅龍也表達了相同看法。前段時間有幾個台灣青年問,來大陸創業到底好不好,他説當然好,前提是做好充足準備,尤其做實體行業,必須專注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新的一年,無論老臺商還是新臺商,都會轉變心態、轉換跑道,重新出發!”他説。(新華社南京1月4日電 記者張展鵬、何磊靜)
新聞推薦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
- 活力2025:兩岸經濟交流繪新卷,融合發展踏新程2025-01-24
- 氛圍感拉滿 這些“年味兒”新體驗已是next level2025-01-24
- 記者手記:特朗普2.0——一段“顛簸”之旅開啟2025-01-24
-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 谷愛淩、徐夢桃等在列2025-01-24
- 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