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灣果陀劇場創辦人:做靠近戲劇本質的事

提到台灣100多個活躍的戲劇表演團體,有人會想到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的《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或會想到王墨林的小劇場作品《TSOU·伊底帕斯》《黑洞》;此外,還有一個名字避不開,就是果陀劇場。

 

新年伊始,該劇場創辦人兼執行長林靈玉在北京接受了記者專訪,講述果陀多年來的理念及對未來的規劃。

 

成立於1988年的果陀劇場,代表作品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淡水小鎮》《步步驚笑》等,讓人看到人性中不變的真情;30年來,它還有一點特殊——注重讓戲劇走齣劇場、進入尋常生活。

 

“其實我們做了很多在別人看來可能是費力不討好,但卻是一些更靠近戲劇本質的事。”林靈玉説。

 

用戲劇溝通兩代人的“活化歷史”

 

去年5月,果陀在北京新源裏第四小學舉辦“活化歷史”活動,邀請社區老人分享生命中難忘的事件,讓長輩再次走近孩子,也使孩子重新認識“老”的價值,增進兩代人彼此的認同。

 

“去年是我們第一次在大陸舉辦這樣的活動,也得到企業家羅海雷先生與夫人王慧賢女士的支持。”林靈玉説。她相信,上一輩的老人都走過很精彩的生命故事,將他們美好、值得分享的故事,用活潑的戲劇方式傳承給下一代,“是傳承了彼此的生命經驗”。

 

在大陸舉辦“活化歷史”雖是第一次,該項目在台灣已有十餘年經驗。除邀請老人走進小學課堂分享故事,在台灣,果陀劇場還指導老人和孩子共同演出“生命劇場”,至今已完成10部作品,不少人因此成為“忘年交”。

 

林靈玉説,果陀劇場像訓練演員一樣,教會長輩用戲劇的“技術”與孩子溝通,“就像演員要站在舞臺上,非常有自信地對著上千人説話,這些都是有方法的。”

 

林靈玉相信,這些戲劇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運用在生活中,不僅增強自信,還教會人表達感情、增進互動,提升內心正向能量。

 

“我願意讓戲劇藝術走進人們生活,因為戲劇本來可以更靠近人心。”林靈玉説。

 

30週年展望未來 回歸初衷

 

今年是果陀劇場成立30年。看未來,林靈玉首先期待續推“活化歷史”項目,不僅是北京、上海大都市,更希望走進偏僻地區、貧苦山區等。大陸“老齡化”也趨於嚴重,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留守、孤寡老人。

 

“只要我們開始做,也與內地的更多人才合作,用我們的專業幫助到別人,相信可以讓更多的人生活得快樂、美好。”

 

劇場演出方面,林靈玉也有想法,那就是要更進一步促成果陀與大陸、香港等各地人才的合作。

 

林靈玉表示,中國很大,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與藝術表達。“如果更多創作者懂得用合作的方式,將不同的特色融合、創造出新的火花,那麼産生出來的文化、藝術作品的力量,相信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匹敵的,”她説:“這不就是上天給予中國最大的資源嘛!”

 

林靈玉説,果陀劇場做戲劇,就是希望讓買到票的觀眾,得到心靈的感動與慰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兩岸公演已超過百場,有不少觀眾是帶著身患重症的病人來看劇,看過之後,有病人回去也改變了,不再消沉,接受生病的事實,積極地生活。”

 

未來,果陀劇場還將廣納古今中外名作進行創作,讓人心得到愛的鼓勵。(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