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良”食追求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2-14 10:10:1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這是我年前最後一趟出車,跑完就回家過年了。”來自湖南崀山的貨車司機唐生滿對記者説,此次與他一同返程的還有滿滿一車産自越南的火龍果。

年關將近,相較于各地店舖、工廠逐漸關門歇業,位於中越邊境的中國—東盟(憑祥卡鳳)邊境貿易國檢試驗區內卻一片繁忙,這裡是中國最大的陸路水果進出口口岸。只見試驗區內,報檢報關員騎著平衡車往來穿梭,中越兩國水果商販圍坐一圈商談價格,貨場司機一邊閒聊一邊關注著裝卸車情況。數十輛排隊進場的大貨車,隊尾已反排至高速公路上。
這是唐生滿一個月內第三次往返于湖南益陽與廣西憑祥之間。“快過年了,大家都要置辦年貨,從這邊拉回去的進口熱帶水果都特別好賣。”

“90後”的葉麗芳是一家國際貨物代理公司的職員,兒時以蘋果、雪梨為主的春節果盤,自葉麗芳兩年前到憑祥工作後有了變化。“現在回家帶的年貨都是越南的西瓜、龍眼,還有泰國的山竹。這些水果與中國反季節上市,甜度高,口感細膩,家人都特別喜歡。”
在廣西的各大商超和水果批發市場,進口水果往往被擺在最顯著的位置。艾麗是南寧一家水果專賣店的負責人,為應對春節銷售市場,店舖專門推出了200-500元人民幣不等的進口水果禮盒。“裏麵包含了南非黑提、秘魯紅提、新西蘭獼猴桃、小蘋果、智利藍莓、車厘子、泰國泰柚、越南龍眼等,客戶也可以根據需要自行搭配。”
艾麗説,起先只是做了幾個“試水”,沒想到市場反應超出預期,“第一天就賣了10個禮盒,在朋友圈宣傳以後,訂貨量更多了。現在我們都來不及配送,只能讓顧客上門自提。”
“現在只要水果款式多、品質好,價格不是問題。”東盟進出口水果商會會長蘇德茂告訴記者,泰國血柚目前市場售價是298元/個,價格雖高,但是“根本不夠賣。買的大多是年輕人,喜歡追求品牌,追求新鮮事物,過年過節買給家人嘗鮮。”

蘇德茂從事水果進出口貿易已有25個年頭,見證了進口水果在中國爆髮式增長的過程。“我們現在僅是電商平臺,一天的最高出貨量就達到3萬件。線下市場走量也是逐年增長。以前大家都覺得進口水果貴,吃不起。現在中國人都開始講求養生,生活水準也越來越好,高品質水果自然受到青睞。”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中國人對“良”食的追求已擴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廣西欽州港保稅區國際商品直銷中心,每逢節假日都會迎來大批前來採購的市民,其中不少駕車從鄰市而來。進口的紅酒、奶粉、零食堅果、豆奶飲料、大米等成為熱銷産品。
“現在食品摻假、轉基因、違規加入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等事件頻頻被曝光,不得不重視食品安全。進口食品畢竟經過了層層把關,在品質上更有保障。用來送禮也更有面子。”進口超市顧客孫磊如是告訴記者。
據了解,進口産品入境往往要經過報檢、現場查驗、抽檢等多重手續。憑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業務科科長閆小兵介紹,以水果為例,目前越南水果進口現場查驗率為100%,泰國水果為30%。此外,還將按照1/100左右的比例,送實驗室進行農藥殘留、二氧化硫等檢測。“多層把關下,基本確保了進口食品安全。”

不光是進口食品,為滿足國民“良”食需求,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目前,中國官方正將農産品和食品安全問題作為底線要求,加強源頭治理,健全監管體制,推動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中新網憑祥2月13日電 楊陳 林浩 鄧敏)
新聞推薦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
- 《哪吒2》延長上映至3月30日 網友:期待吒兒再創紀錄2025-02-20
- 2025多家船企實現開門紅 “中國造船”已過萬重山2025-02-20
- 謀“獨”賣臺無底線!賴清德當局為討好特朗普擬再交百億美元“保護費”2025-02-20
- 賞花去!開啟一場與“春日經濟”的“雙向奔赴”2025-02-20
- 更大力度!中國穩外資20條發佈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