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親信重用“舊臣”!臺當局“內閣”改組被批換湯不換藥

“大風吹”是一種多人的團體遊戲,大家依條件在每回合互換位置。民進黨當局此次“內閣”人事變動,幾乎就像“大風吹”一樣換湯不換藥。島內媒體紛紛質問,都是陳水扁舊人馬在那換來換去,又能給台灣帶來什麼新氣象,解決什麼新問題呢?

 

更綠人士能釋出什麼善意

 

台灣“內閣”改組底定,共有5名新任部會首長,分別是“外交部長”吳釗燮、“國防部長”嚴德發、“勞動部長”許銘春、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和“退輔會主委”邱國正。

 

台灣《聯合報》25日稱,陳明通早在2000年到2004年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就是她的副手,兩人合作整整4年。由於曾經長期共事,無論在政策面還是人際關係,他都對蔡英文非常熟悉;而且陳明通離開政務官職位後,依然在兩岸相當活躍,大陸對他相當熟悉。相關人士稱,兩岸官方關係雖然冰封,但這項人事安排“至少向對岸傳遞,‘我找了一個和你們也熟,也和你們不錯的人來,總可以多些可以交流的氣氛吧’,不至於被解讀成惡意”。文章同時提到,陳明通在臺大國發所任教,政界及傳播界的學生不在少數,甚至來臺的不少陸生也是他的學生。

 

24日,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稱,陳明通嫺熟兩岸事務,若能打破兩岸目前“已讀不回”的僵局,當然是好事。但他同時也説,陸委會主委只是一個橋梁、傳話的管道,關鍵不是由誰擔任,而是要真正對“九二共識”表達肯定。

 

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遊梓翔則不以為然,他25日在臉書發文稱,有人認為陳明通這項人事安排是對大陸“釋出善意”,“這邏輯也是有趣了”。首先,如果蔡英文自己沒有善意,做過她副手,和她看來同聲同氣的人竟是善意?其次,陳主委上次做主委的時候是陳水扁的最後一年,不只兩岸關係搞壞,連美國都當台灣是“麻煩製造者”,“用了扁的官員,這叫做釋出善意?”遊梓翔直言,蔡當局把原來立場更為中道的張小月換成立場更綠的前主委,連張都沒能釋出善意,更綠的主委能釋出善意?

 

“陸委會幫”紛紛上馬

 

至於新任“外交部長”吳釗燮,預計26日將與李大維進行交接。他和陳明通一樣,也擔任過陸委會主委。

 

事實上,這次“內閣”改組的一大特點就是“知陸幫”紛紛上馬,像“總統辦公室主任”詹志宏、“國安會”諮詢委員傅棟成都出身陸委會,3月將接任“國安局副局長”的柯承亨是現任海基會秘書長,這些安排也被島內解讀為目的是強化兩岸業務。《聯合報》稱,如今蔡英文、吳釗燮、陳明通“鐵三角”就位,顯見是為了應對中共十九大及兩會後的兩岸新局勢,即使蔡英文身邊都換上了了解民進黨語匯及論述方式的“海陸(指海基會和陸委會)”人士擔綱,但兩岸情勢已非當年陳明通擔任主委時可比擬,恐非換上阿通就能通。

 

美國在臺協會前處長包道格認為,蔡英文起用陳明通並非仰賴他發現與北京溝通的方式,而是希望用他強烈的綠營色彩給他發現取代“九二共識”的新方程式的操作空間,不過目前讓人感覺到的只是蔡當局對於北京在外交、軍事和經濟上施壓的受挫感。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分析認為,蔡英文人事任命的考慮有三點:一是能貫徹她本人的意志;二是有助於內部溝通;三是針對兩岸關係。至於是否有助改善兩岸關係,他直言,只是換個官員,不太可能帶來結構性改變。

 

“扁朝”高官回鍋

 

值得關注的是,“內閣”改組也是“扁朝”高官親信大量回鍋。前“立委”邱毅稱,陳水扁執政後期大搞“暴走台獨”路線時,陳明通正擔任陸委會主委,現在要期待他能打開兩岸冷對抗的局面根本不可能。而吳釗燮在陳水扁時期擔任陸委會主委和駐美代表,是標準的深綠,其親叔叔就是“台獨”大佬吳澧涪,蔡要抱緊美國大腿對抗大陸,就必須倚仗吳釗燮的執行力,“問題是美國只是在打台灣牌,想從大陸取得更多利益,台灣牌的報酬遞減速度很快,也就是説台灣一旦失去被利用的價值,‘棄臺論’就不再只是説法,而是現實了”。邱毅還説,蔡英文最怕被大陸“斬首”,怕台灣有人裏應外合,所以提拔陳水扁愛將柯承亨掌“國安局”,代表蔡英文將採取霹靂手段對付統派團體與統派人士,對旅臺的大陸人士也會強化監控,今後類似拘捕新黨青年軍的“綠色恐怖”行動將常態化。

 

資深媒體人唐湘龍直言,本次頂多算是“內人改組”,把外人換成內人,連改組都談不上,而這樣的人事安排會讓未來的“外交”“國防”、兩岸更好或更糟?3月就知道了。遊梓翔更是痛批,台灣目前遭遇的困境的確來自這個“組”,但關鍵不在組員,而是“組頭”,如果其腦袋不換,境況不會改變。(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