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趨勢不可阻擋

楊毅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趨勢不可阻擋

 

臺籍全國政協委員楊毅周。(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攝)

 

過去五年來,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趨勢不僅沒有被改變,而且還在不斷深化。臺籍全國政協委員楊毅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作上述表示。

 

楊毅周説,兩岸交流這五年來的最大特點是從原來一般性的交流逐漸深化到融合發展。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一方面表現在兩岸各領域間的對口交流、機制化交流;另一方面,交流的廣泛性也在大幅增加。他以兩岸社區交流為例,近五年來兩岸社區交流蓬勃發展,大陸各省都在同台灣的基層社區進行廣泛交流。此外,兩岸文化交流也在大幅度深化,比如兩岸的民俗交流、宗教交流都已經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聯繫。

 

楊毅周認為,這五年來,兩岸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並奠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基礎。他表示,雖然島內形勢有一些變化,但是都阻擋不了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趨勢,這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和願望,而這個願望從未改變。

 

談及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楊毅周感悟頗多。他表示,近年來,大陸的發展變化翻天覆地,兩岸人民的生活水準開始出現倒轉。大陸的很多地方、很多人的生活水準已經超越台灣。所以現在大陸民眾到了台灣以後,就會覺得:“誒?台灣建設好像很一般嘛,也大概就是大陸中等城市這樣的水準。”另外,以前是大陸姑娘嫁到台灣去,現在是台灣姑娘嫁到大陸來,或者是台灣的小夥子娶大陸姑娘並下定決心在大陸發展;以前台灣人更多的是來大陸投資、貿易、經商,現在更多的台灣普通人來大陸創業、就業,在大陸定居,還有很多臺商第二代在大陸上學,很多人都已經把家庭搬到了大陸。

 

楊毅周説,以前有一句話叫“台灣錢淹腳目”,指台灣特別有錢,但是到了今天,台灣出現了就業困難、經濟發展不景氣的“悶經濟”局面,大家覺得找不到出路。他表示,大陸在很多方面已經遠遠超過台灣,比如説“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等等。兩岸間不管是現代化水準還是人民生活水準,都已經出現了翻轉的格局。

 

由於大陸發展之快、變化之大,使得部分台灣同胞出現不適應大陸快速發展的心態,沒有來過大陸的人會被台灣很多負面的輿論所左右,增加他們的負面心理,導致這些人對大陸的偏見沒有解除。楊毅周認為,要克服這些問題,還是需要繼續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作為臺籍全國政協委員,楊毅周表示,會盡職盡責協助大陸有關部門落實好對臺的方針政策,增進台灣同胞福祉,讓台灣同胞能夠在大陸發揮自己的才能,與大陸同胞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台灣網3月8日北京訊   記者 盧佳靜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