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對大陸“戒急用忍”是自喪機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3-21 16:14:39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中央網絡報》今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于2月28日發佈實施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幅度大、內容深,是大陸對臺工作的重大舉動,在台灣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和震動。
民進黨當局立即向各界發出警告及限制,但是各界鹹信臺商、臺企、臺青及各界相關人才都懂得如何掌握來自大陸的機遇,所以臺當局的警告或限制效果將很有限。
民進黨當局採取擅長的“正名”手段,于31條措施發佈後的十六天,回應發佈了“八大強臺策略”,號稱四大面向、39項措施。結果輿論的反應很不怎麼樣,視為空洞、貧乏、不夠具體、缺乏戰略等等。平實而言,如果39項措施能夠産生正面效益,那麼或多或少都對台灣是積極的、有建設性的,而這當然也是臺當局最為期待的。
只是這39項愈有效益時,愈對民進黨的執政構成諷刺。試問,如果沒有大陸的對臺31條時,會有臺當局的強臺39項嗎?這39項完完全全是因為大陸先採取了吸引台灣社會的措施,才受到刺激而制訂出來的。換句話説,如果39項能夠産生效益,便是大陸的31條所引發形成的。而無論是31條或39項,受惠者都是台灣各界,各界都應該加以歡迎。
人往高處走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當大陸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時,台灣的人才不可能不加以考量。客觀的的現實是,大陸實施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發展極為快速,其GDP從改革開放前1978年的全球第15位,到2010年起就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此一發展過程必然為全球各地包括台灣提供了許多機會,所以對大陸“戒急用忍”是自喪機會。尤其當大陸向台灣提供便利政策,而台灣執政者卻阻撓甚至懲罰欲予接納的民眾時,必不得人心。
相關新聞
- 2018-03-21港媒:破壞“一中”原則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 2018-03-21學者:民進黨能阻擋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潮流嗎
- 2018-03-21“台獨”之路逆民意失人心,終將惡果自食
- 2018-03-19網友:不聽不看不問 論民進黨“魔性”治臺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