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快向知識産權強國轉變 價值在全球得到認可

2017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全球第二——中國加快向知識産權強國轉變

 

中國加快向知識産權強國轉變 價值在全球得到認可

作為第一艘由中企建造並運營的兩萬標箱級超大型集裝箱船,“白羊座”號船長400米,型寬58.6米,型深30.7米,甲板面積比4個標準足球場還大,堪稱一座“海上城堡”。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攝

 

日前,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公佈消息稱,2017年中國提交的PCT國際專利(專利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遞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達48882件,排名全球第二。在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前15位的原屬地中,中國和印度是僅有的兩個中等收入國家。

 

“從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公佈的各項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和企業越來越重視知識産權保護。”大連理工大學知識産權學院院長陶鑫良表示,知識産權為中國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提供了重要支撐,也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競爭法寶。

 

過去10年,中國在改善知識産權保護環境方面卓有成效

 

2008年,中國制定《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把保護知識産權提升為國家戰略。10年來,中國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有效地營造了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過去10年,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政府在改善知識産權保護環境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美國高通公司高級副總裁馬克·斯奈德日前在《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實施10年評估外資企業和機構座談會上説,中國的知識産權保護在一條完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跟中國的知識産權制度良性運轉分不開。

 

IBM(中國)有限公司知識産權法律經理鄭閩迦説:“中國的知識産權戰略實施帶動了專利法、商標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完善,還有標準相關的法律以及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相關的法律法規都在進行改進,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逐漸掌握了運用知識産權的經驗,出現了很多拓展國際市場的成功案例,如華為、中興等。”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此次公佈的數據印證了鄭閩迦的説法:2017年,華為公司與中興通訊分別以4024件PCT國際專利申請和2965件PCT國際專利申請佔據了PCT國際專利申請人前兩名的位置。

 

日前,中國美國商會發佈的《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在華的美國企業認為中國投資環境正在改善。受訪企業一致認為,近年來中國知識産權保護方面的執法力度保持穩定或有所提升。而隨著外商投資環境的持續優化,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目光瞄準中國這個有著無限商機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5652家,同比增長27.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77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

 

中國知識産權價值在全球得到認可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前15個原屬地中,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年增長率達13.4%,是唯一取得兩位數增長的國家。而且自2003年以來,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的年增長率都高於10%。

 

“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排名第二和高年增長率,反映出近年來中國知識産權整體實力的提升,也説明中國知識産權的含金量很高。”陶鑫良説,2017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都突破了100萬件,中國正在從知識産權大國加速向知識産權強國轉變。

 

“隨著中國知識産權環境的不斷改善,中國逐漸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知識産權在中國市場的價值也在不斷提高。”江蘇知識産權研究院院長朱宇表示。

 

“2017年,我國知識産權使用費出口額首次超過40億美元。這顯示我國知識産權的價值在全球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劉海波説。

 

加強國際知識産權合作,從國家層面推動專利走出去

 

“如今,我國正在從知識産權大國向知識産權強國轉變,加強國際知識産權合作,從國家層面推動專利走出去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何志敏介紹,日前第十屆金磚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會議在成都召開,簽署了聯合聲明,將進一步加強金磚國家在知識産權領域的合作;另外,我國與柬埔寨簽署了關於知識産權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確認中國有效發明專利可在柬埔寨登記生效。中國發明專利權人通過這一途徑可快速、便捷地在柬埔寨獲取專利權及相關保護。

 

在第十屆金磚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會議上,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巴西國家工業産權局局長路易斯·奧塔維奧·皮門特爾,俄羅斯聯邦知識産權局局長戈利高裏·伊夫利耶夫,印度專利、外觀設計和商標局局長歐姆·帕卡什·古普塔以及南非公司與知識産權註冊局局長羅伊·沃勒共同簽署了《金磚五局關於加強金磚國家知識産權領域合作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保持緊密合作符合金磚國家的共同利益,有利於營造促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並推動知識産權在新興經濟體中的發展。金磚國家將在法律法規、能力建設、知識産權意識提升、培訓、知識産權信息、知識産權國際論壇協調、金磚合作機制建設七大方面進一步開展信息交流及合作。

 

“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將更好地推動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申長雨説。

 

(光明日報記者 袁于飛 通訊員 吳珂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