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體發展穩定性增強:中國連續五年排名第九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4-09 09:47:0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4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新聞發佈會暨旗艦報告發佈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8日發佈《亞洲競爭力2018年度報告》(下稱報告)稱,亞洲經濟體發展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不斷增強,其中“亞洲四小龍”連續七年佔據綜合競爭力排名前四,中國已連續五年在亞洲排名第九。
該報告評估對象為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內的37個亞太地區經濟體。
報告顯示,2017年亞洲主要經濟體綜合競爭力排名仍維持相對穩定位置:新加坡、中國香港、韓國和中國台灣分列前4位;澳大利亞、以色列、日本、新西蘭等傳統發達經濟體分列第5至8位;中國、巴林位列第9、第10位。
在分項排名中,中國、中國香港、科威特、卡塔爾、新加坡列整體經濟活力排名前五;中國台灣、韓國、新加坡、以色列、新西蘭在人力資本和創新能力排名上領先。
報告稱,同屬“金磚國家”的中國和印度憑藉著強大的經濟活力,已成為亞太地區及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領導者。2017年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呈現濃郁中國引擎色彩,“一帶一路”紅利成為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拉動力,對重塑亞洲國際關係的作用表現尤為明顯。
在東南亞地區,除新加坡外,其餘經濟體發展各有強弱。其中馬來西亞綜合競爭力排名第13位,與2016年相同;基於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商業行政效率和整體經濟活力三個的相對優勢,泰國綜合競爭力列第19位,較2016年度上升2位;菲律賓2017年度綜合競爭力排在第28位,較2016年度下降1位;印度尼西亞由於整體經濟活力尚佳,綜合競爭力列第29位,較2016年度上升2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介紹,從評估結果看,隨著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持續推進,亞洲各經濟體開始初步享受到巨大的一體化紅利;亞洲整體競爭力增強,且主要經濟體經濟形勢表現出趨穩向好、穩中有升的特點;亞洲經濟體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不斷增強,各經濟體競爭力強弱有固化傾向,但綜合得分之間的差距在縮窄。(中新社博鰲電 記者 王子謙)
相關新聞
- 2018-04-09習近平在京會晤首批博鰲來客 博鰲主場外交拉開序幕
- 2018-04-09亞洲競爭力報告:貿易保護不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
- 2018-04-09博鰲亞洲論壇聚焦開放創新的亞洲 自由貿易是經濟增長的源泉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