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綠色發展經驗:“零碳”並非童話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4-11 15:33:42 | 來源: 科技日報 |
全面實現遏制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承諾,對任何一個簽約國都意味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中國作為與美國和歐盟並列的三大能源消耗體,在建設“美麗中國”特別是能源轉型之路上如何向前奔跑,更是受到世界各國關注,也是政府制定應對策略的重中之重。
就在10日的博鰲論壇上,中國領導人提出,“加強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領域交流合作,共享經驗、共贏挑戰,不斷開拓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碧海、綠水青山。”這一觀點得到了丹麥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方案提供商丹佛斯集團中國區總裁司徒嘉德的高度讚揚。他説:“丹佛斯的業務與中國政府發展目標高度契合,上一年度我們在中國實現業績30%高效增長,就是得益於中國近幾年來推出的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污染治理等可持續發展計劃和政策。”
丹麥正向“零碳”目標衝刺
在北歐五國中,以“零碳”為目標的丹麥綠色發展模式,已經率先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和能耗的脫鉤。丹麥政府表示,到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
其中,哥本哈根將於2025年建成全球第一個零碳首都;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2030年實現碳中和;南部森納堡地區致力於2029年建成零碳社區。
之所以敢於自信地提出高目標,是基於丹麥擁有像丹佛斯這樣的技術、産品、服務綜合性獨角獸公司,在全球積累了大量成功實踐案例和經驗。
丹佛斯集團主席雍根·柯勞森提出:“我們的思維一定要超前,一定要放眼未來,做到世界一流。”
中國正積極借鑒丹麥經驗
那麼,超前思維應用於新興市場和傳統用戶的時候,該如何減少推廣時間和成本,讓民眾儘快受益?
司徒嘉德表示:“以提高使用效率、開源節流的能源管理為例,中國已經在用開放的心態,借鑒以丹麥為代表的全球先進經驗。”
他向記者展示了遼寧本溪的兩張照片。一張藍天白雲、青山掩映城市;一張灰頭土臉,被煙塵和霧霾遮住了城市容顏。
原來,本溪鋼鐵熱力公司在一定範圍內,應用了丹佛斯提供的整套區域能源供熱解決方案後,幾年採暖季下來,減少了5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百姓重見藍天、公司扭虧為盈後,該市計劃在2020年,讓全市50%人口享受這種節能降耗的餘熱採暖。
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為了將供暖行業的先進案例和系統性節能減排理念傳遞出去,丹佛斯聯合中國8家供熱公司、大學和設計院,共同編制了《中國區域供熱白皮書——控制篇》。
今天,丹佛斯與中國節能協會、中國熱泵産業聯盟共同簽署的“空氣熱源泵綜合解決方案聯合推廣合作備忘錄”,以及即將在天津武清園區新建的一條最先進工業自動化壓力感測器生産線等投資新項目,都是中國和丹麥協同創新與合作的重大成果。
開源同時更應重視節流
實際上,能源安全是丹麥綠色發展的初衷和動因。
20世紀70年代以前,丹麥幾乎全部能源消費依賴進口,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嚴重加大了丹麥國際收支赤字。丹麥痛定思痛,嘗試徹底改變過去依賴於傳統能源的模式,在能源消費結構上努力實現從“依賴型”向“自力型”轉變。
丹佛斯中國區副總裁車巍認為:“當今中國的能源問題與近半個世紀前丹麥所面臨的挑戰非常相似。”如何形成全國統一的能源體系和市場,切實有效地實現跨地區協調,充分利用全國現有的各類清潔能源資源,從結構上為能源綠色轉型打下基礎,是中國政府刻不容緩要解決的戰略問題。
丹麥政府一直把發展創新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作為發展的根本動力。“能效”已經成為丹麥工業創新的最大驅動力和實實在在的利潤增長點。
仍以區域供熱為例,迄今為止,以丹麥為代表的世界領先區域能源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城市能源供應系統已經從最初的單一化石能源發展到了多元化的新能源與熱電聯産和提高能效相結合、節流與開源並舉的現代化區域能源體系,做到了能效不斷提高,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下降,實現了良性循環。
國際能源署將能效稱為“第一能源”,而節流也是丹麥二次能源革命的關鍵詞,這理應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著眼點和落腳點。(科技日報電 記者 房琳琳)
新聞推薦
- “手拉手”!中國鏈博會打造世界“共贏鏈”2024-11-29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啟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週一行”陸續實施2024-11-29
- 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2024-11-29
- 泉州走進台灣 泉州特色文創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備受歡迎2024-11-29
-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