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學者聚首廈門探討鄉村振興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4-17 15:36:38 | 來源: 新華社 |
2018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17日在廈門海滄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200余名專家學者為鄉村振興與社區治理建言獻策。
台灣村裡長聯合服務總會總會長陳建良表示,兩岸一衣帶水,同氣連枝,在城鎮化高速推進的今天,都面臨著鄉村社區凋敝、優質勞動力流失的困擾。因此,如何激活鄉村造血功能非常值得重視。
陳建良分享了南投縣埔裏鎮桃米社區的做法:在生態資源豐富的桃米社區,村民們維護濕地河道,興建民宿,發展特色餐飲、文創工藝,推廣新故鄉旅遊,成功為鄉村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我們希望在複製推廣這樣的鄉村振興模式上,和大陸同胞多交流學習,請大陸同胞多來參觀指導,共同進步。”陳建良説。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趙一夫認為,半個多世紀以來,海峽兩岸從農業支持工業向工業反哺農業,乃至後工業化階段轉變的過程中,走過了相似的發展路徑,但發展進程存在階段性差異。
“台灣在農村産業轉型和鄉村建設方面有許多經驗,尤其是近10年來台灣農村在再生發展和社區營造方面的做法,可以為當前大陸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提供有益參考。”趙一夫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羅京輝表示,農村是兩岸同胞鄉愁的共同載體,是凝聚兩岸親情的共同記憶,因此鄉村振興在某種層面上,對於促進“兩岸一家親”具有特別的意義。
“期待兩岸能持續加強在鄉里建設上的交流,常來常往,共同實現兩岸鄉村重煥光彩、村民安居樂業。”羅京輝説。新華社廈門4月17日電(記者付敏)
相關新聞
- 2018-04-10臺商吁台灣青年赴大陸打拼 融入鄉村振興戰略
- 2018-04-02臺生話鄉村振興:推行“打工換宿”吸引更多青年參與
- 2018-03-19福建福鼎舉行兩岸少數民族鄉村發展座談會
- 2018-03-14特色小鎮建設正熱,臺商發聲支招大陸鄉村振興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