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泥融合紹興白泥制青瓷 兩岸民間文化融一壺

台灣青泥融合紹興白泥制青瓷 兩岸民間文化融一壺

 

一把“秋水長天”安瀾福壺,來自台灣阿里山的青泥,與來自紹興會稽山的白泥融合在一起,經過1280攝氏度的高溫燒制14個小時後,承載著大陸同胞對台灣同胞的深厚感情,被贈與紹興市台灣商會。

 

4月19日,由紹興市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越臺情,一家親”兩岸青瓷文化研討會在紹興鑒湖水街一號文創園越青堂藝術館舉行。人親、土親、兩岸一家親,來自台灣和大陸各地的青瓷藝術大師、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創意品牌大師等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越窯青瓷的歷史文化、製作工藝、品牌策劃、創意設計等話題展開對話。

 

“‘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的青瓷文化是浙江先民創造的寶貴文化遺産,越窯青瓷是我國最早向世界輸出的主流瓷器之一,瓷器的傳播對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産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浙江青瓷行業協會秘書長洪聲保對越窯青瓷重要性的闡述獲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認可。

 

跨界融合玩出新花樣

 

談到台灣青瓷發展與大陸相比的特殊之處,台灣青瓷大師蘇保在直言:“台灣的青瓷材料等資源相對匱乏,但也正因為材料的稀缺性,導致台灣在青瓷的呈現和表現上比較多元化,如陶瓷加影像、加磁銅、加機器、加木質,可能體現在建築上,也可能是室內設計,甚至是當代藝術品。”

 

人才是做大做好青瓷産業的突破口,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陶瓷藝術家朱芳毅很贊同紹興在高校人才培養上與青瓷進行一定的連接,讓高校的創意進入青瓷領域,需要從學校裏的學生愛好者開始培養。”

 

“台灣發展當代陶瓷教育約有47年了,但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陶瓷課係,只有裁製或工藝的創作課係中包含陶瓷。”朱芳毅説,台灣的陶瓷教育更重視對創作理念的培育,老師在教學上會告訴學生,你要發掘陶瓷的可能性,一種新的可能性。“我們希望陶瓷是跨領域融合的一種發展,學生們玩的是一種未來性。”

 

青瓷文創應匠心獨運

 

“形而上則謂之道,形而中則謂之用,形而下則謂之器。”台灣知名金屬工藝藝術家楊彩玲認為,文化創意産業裏的青瓷不能只是器物本身,要為這個器物創造出有來源的生命力,這樣匠心就可獨運。

 

台灣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助理教授劉芃均也認為,青瓷的文化創新需具備活化、加值、共鳴三個要素。“文創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來自生活,也就是所謂的‘創意生活’‘生活美學’,青瓷文創産品應該顯示一種以中産階級為主力的生活幸福感,讓一般薪水階層也能負擔得起這樣的日常用品和質感。”

 

“兩岸民間工藝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在青瓷文創的未來發展上,機會更多的是在兩岸市場的對接和整合。”紹興越青堂總經理羅洪良説,台灣在文創上扮演先行者角色,與世界接軌的時間更早,經驗也更加豐富。而大陸有更多市場和資源,兩者進一步深度結合,就有可能成就優秀的産品和品牌,這是兩岸青瓷文創業的共同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