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發聲"沒有'天然獨'只有'人造獨'" 臺生讚:相當精準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4-27 10:51:15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國臺辦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馬曉光指出,沒有什麼“天然獨”,只有“人造獨”。(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國臺辦昨日(26日)的新聞發佈會看點十足。發言人馬曉光除了強調解放軍一系列軍演發出的信號清晰明確,如果“台獨”勢力繼續恣意妄為,將進一步採取行動外,針對島內“台獨”勢力一再鼓吹的“天然獨”説辭也明確表態:沒有什麼“天然獨”,只有“人造獨”。這一發聲引起台灣媒體爭相報道,受訪的台灣學生更認為,這句話説得沒錯,相當精準,本來就沒有“天然獨”。
國臺辦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馬曉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我們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精神上堅守著中華文化的根脈。即使是在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無數台灣仁人志士也以鮮血和生命來證明了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因此,沒有什麼“天然獨”,只有“人造獨”。
2014年,島內爆發“”太陽花學運。蔡英文(前左)到場靜坐。(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國臺辦的這一表態隨即引發臺媒廣泛報道。
所謂“天然獨”的説法從何而來?據台灣《旺報》梳理,“太陽花學運”之後,“天然獨”這個名稱孕育而生,蔡英文曾于2014年7月19日民進黨召開黨代會前夕,對是否應凍結或廢除“台獨黨綱”鼓吹,認同台灣、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經變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這樣的事實,這樣的狀態,如何去凍結?如何去廢除?繼之,“獨派”大佬、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發表多篇以“天然獨”為題的評論,“天然獨”於是開始流行。
據報道,“天然獨”一般指涉80後的台灣青年,屬於解嚴後的新生代,沒經歷過威權並面對兩岸分治的體驗,加上自李登輝、陳水扁上任後推動“去中國化”,民進黨2016年重新上臺後,更進一步縱容“台獨”,臺青在這種環境下社會化,對大陸不理解或陌生實屬必然。
民進黨利用執政便利推行各式各樣的“去中國化”運動。(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針對國臺辦昨日“沒有‘天然獨’,只有‘人造獨’”的表態,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在上海就讀的陳姓臺生受訪指出,馬曉光説得沒錯,本來就沒有“天然獨”。兩岸目前確實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更多是因為溝通交流不夠,唯有加強溝通交流才能融合,也才不會有操作對立的空間。
他表示,在周圍臺生圈裏,都覺得“天然獨”話題很奇怪。他們從小在台灣長大,受的教育與大陸不同,卻被冠上“天然獨”,被定義為“台獨分子”,“雖然我們在台灣長大,但不代表我們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只想著‘台獨’”。
北大臺生王裕慶則表示,“去中國化”本身就是假議題,不信去觀察台灣廟宇、民間信仰,就知中華文化根深蒂固,“去中國化”根本是幻想。“人造獨”這句話是精確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有意識形態,就知道“台獨”,這都是後天教育影響以及輿論渲染。
島內青少年受民進黨“去中國化”毒害嚴重。(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他説,很多青年到大陸才發現現實與他們在台灣受的教育完全不同。“台獨”勢力在台灣故意忽略1949年之前的歷史,只講對“台獨”有利的部分,台灣青年應嘗試親自找出真正的歷史,不要一味相信別人的説法。
這並非只是個別臺生的感受,隨著對大陸認識的深入,越來越多台灣青年開始拋棄過去被強加的對大陸的成見,逐漸正視大陸,並渴望到大陸發展。
台灣《遠見雜誌》3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隨著大陸31項對臺措施在島內發酵,所謂18歲至29歲的“天然獨”世代,對大陸的看法已有轉變。在10年前的同類調查中,認為大陸對臺不友善的比率高達50.8%,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但10年後的今天,持相同看法的下降至39.8%,變為所有年齡層中最低。友善佔比也從35.5%增至40.8%,成為所有年齡層中最高,更有近六成(59.6%)願意到大陸發展。
島內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選擇赴陸就學。(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赴陸就學也引起熱議。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大陸宣佈31項措施後,不少頂標(相當於大陸的重點線)、均標學生搶進大陸大學。今年島內學測成績公佈,跟復旦大學有淵源的桃園復旦中學學生搶著申請復旦等大陸一線大學,人數超過40人,以頂標學生居多,很多一次申請五、六所,校長段臺民感嘆,學生“吃了秤鉈鐵了心”,就是要去大陸讀書。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臺學者林文政提到自己在台灣大學授課出現的新現象,他表示,現在才4月,已經有學生要求能否“提早考試”、“提早畢業”,班上將近30位學生,有2人提出上述要求,理由是“要去大陸工作”。他感嘆,他在臺大授課至少10年,“不曾發生過”,為此,他要另外先出考卷。
羅廷瑋。(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連當初的“反服貿”青年都開始反思當初的“年少不懂事”。據報道,曾在大學期間聲援過“太陽花學運”的羅廷瑋,在談到“學運”發生至今有何值得反思之處時強調,説自己“年少不懂事”也有點貼切,當接觸到兩岸議題後才客觀認識到大陸,深刻了解到當初所抗拒的大陸是這個時代不可抗拒的浪潮。“服貿協議”不是如民進黨所炒作的是“黑箱”。
越來越多臺青西進大陸,難道是因他們不再愛台灣嗎?西進大陸能與放棄台灣劃上等號嗎?是誰讓年輕人必須在台灣和大陸間做選擇,以求未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中國時報》指出,台灣若無法從現階段“悶經濟”和“兩岸僵局”中突圍,“天然獨”只能是綠營壟斷“愛台灣”的專有名詞,不可能獲得更多共鳴。臺青用腳投票意向明確,“天然獨”並非困住他們的緊箍咒,這是民進黨要認清的現實。
台灣青年在大陸參訪交流。(中國台灣網資料圖)
《旺報》對大陸將“天然獨”改稱“人造獨”表示肯定。它在文章中指出,把“天然獨”正名為“人造獨”,是替兩岸關係正向發展踏出的一步,一則臺青希望台灣自主與主張“台獨”是兩回事,“人造獨”的名稱正是告訴外界,沒有人生來“台獨”,要求“台獨”的主張沒有正當性;二則即便“人造獨”,也是受到“去中國化”的教育所影響,更多臺青是因為不了解而産生誤解。
文章最後指出,“台獨”,既然是人造的,當然也可以反透過人造,讓“台獨”消失。(中國台灣網4月26日訊 李寧)
相關新聞
- 2018-04-26充滿妄想的“台獨”工作者將向何處去
- 2018-04-26國防部:如果“台獨”恣意妄為 解放軍將進一步採取行動
- 2018-04-26臺媒:兩岸因“台獨”動向不止而增加危險
- 2018-04-25“台獨”行動多一步 台灣損失多一分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致賀信2024-11-12
- 藍廳觀察丨菲律賓出臺涉海“惡法” 包藏險惡用心2024-11-12
- 特寫:讓兩岸青年交流成為增進彼此認同的“良方”2024-11-12
- 殲-35A、嫦娥六號月背樣品、貨運航天飛機……本屆航展“亮點”紛呈!2024-11-12
- 電影出海!中國電影推動中美文化交流 為國際市場注入新活力2024-11-12
- 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中國角開幕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