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錫器”到“錫藝”——鹿港陳氏用創新守護傳統技藝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5-10 10:30:41 | 來源: 新華網 |
錫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之一,青銅器中即有錫的成份。可如今,錫器早已不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必需品,錫匠這個行當也日漸沒落。
不過,在台灣中部的鹿港小鎮,有一個家族代代傳承這項技藝,並在傳統錫器基礎上,開拓新題材、創造新技法,推出了別具一格的錫雕藝術品。
在閩南話中,“錫”和“賜”同音,寓意吉祥賜福。因而錫器得以廣泛運用於閩粵一帶的廟宇宗祠和婚喪嫁娶,富貴人家也會選擇錫制的日常用具。後來,錫器文化和打錫的手藝也隨著閩南先民渡海來到台灣。
鹿港的陳萬能家族祖籍福建同安,清末來臺落腳嘉義鹿草,後來紮根鹿港。陳萬能1942年出生,14歲起跟父親學藝,是家族錫藝第三代傳人。父母在他年輕時相繼離世,兄姊各自謀生,無人繼承家業,陳萬能也幾度轉行謀生。
1959年,陳萬能偶然發現家傳的從福建帶來的壽山石制錫模具,心生感念,決定不讓祖傳技藝在自己這一代失落。
但是,當時台灣工業化興起已大大改變了錫器市場。因材料缺乏,含鉛量高的錫鉛製品給人們留下易泛黑和易垮的壞印象。鋁、不銹鋼等新材料也逐漸成為批量加工日用品的主流。
陳萬能只能給這門手藝尋找新的出路。1968年,他創造性地把祭祀用的錫制柑燈和龍燭臺整合在一起,龍身以手工立體雕塑,工法獨樹一格。他把龍柱柑燈帶到台北去賣,雖經週折,但收穫了肯定,鼓舞了信心。
1979年,“萬能錫鋪”在鹿港開張。陳萬能也逐漸在探索新工法、新題材的路上越走越遠。他的題材不再僅限于製作香爐、燭臺,而是探索錫雕藝術品新門類。從十二生肖到熊貓、孔雀,件件栩栩如生,動物皮毛的紋理和質感讓人無法相信是錫製品。後來,他的作品也受到學術界和收藏界認可,被譽為台灣錫藝代表性人物之一。
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前,向“萬能錫鋪”訂購了多件“伴手禮”,其中錫雕“牡丹鳳凰”後來被贈與北京大學。陳萬能還曾向位於泉州的閩臺緣博物館贈送錫雕“居家和樂”。
在傳統基礎上力求創新並不容易,陳萬能的做法也曾遭到同行非議。不過,他堅持認為傳統工藝要在創新中延續,今日的傳統其實就是昨日的創新,今日的創新也將成就明日的傳統。泥古不是真正的傳承,反而會讓傳統被時代所淘汰。
在他看來,工藝是生活中産生的東西,生活中用得上才有發展空間。工藝家要隨時代而變,才能延綿不斷繼續創作下去。
陳萬能的兒子中,三個子承父業。三子陳志揚還曾赴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求學,回臺後又進入台南藝術大學攻讀,目前是成功大學創意産業設計研究所博士生。
陳志揚和父親共同創作的錫雕“佛教四大天王·風調雨順”,突破傳統造型範例,大膽借鑒了西方雕塑在人體肌肉線條的呈現手法。而他自己創作的西瓜和哈密瓜造型茶葉罐幾可亂真,融合青銅、黃銅等金屬材質做成的山水題材容器則極富現代感。
“萬能錫藝館”一層展出著陳萬能父子的諸多作品,陳志揚和弟弟陳志升逐一介紹。作為新一代傳人,他們都認為,所有創新都是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做出的。
無論從作品題材、寓意或是故事和細節,陳家的作品裏都浸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陳志揚和陳志升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再現傳説人物的造型、服飾、兵器和神獸形態,創作者需要經常查閱各種典籍,並從廟宇、字畫和各種雕塑作品中多方求證。
在十二生肖系列作品中,每一件都表現一個中國古代故事,比如牛是老子騎牛,虎為武松打虎,雞為聞雞起舞。陳萬能説,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時光流轉,從“萬能錫鋪”到“萬能錫藝館”,從家庭作坊到課堂教學,陳萬能和他的後輩努力傳承弘揚傳統工藝。( 新華社台北5月9日電 記者賈釗、陳鍵興)
相關新聞
- 2018-05-10台灣農民:“台獨”閉嘴!
- 2018-05-10兩岸醫療健康産業融合 平潭“一島兩標”化解“成長的煩惱”
- 2018-05-09“八百壯士”擬再衝“立院” 臺警方:一進來就馬上逮捕!
- 2018-05-09臺媒:台灣藍綠惡鬥實質成了“朋黨對峙”
新聞推薦
- 兩岸林博會在三明啟幕 逾500名臺胞參展參會2024-11-08
- 臺企深掘進博機遇:“回頭客”續前緣 “頭回客”覓新機2024-11-08
- 第六屆“海峽兩岸校園(網絡)歌手大賽”正式啟動2024-11-08
- “親,來品茶”兩岸青年武夷山打卡系列活動(茶博會季)即將啟動2024-11-08
- 臺青追夢貴州行:探尋中醫文化 感悟康養魅力2024-11-08
- 了卻三代人夙願 臺胞姐妹回湖南道縣尋親祭祖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