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創教母”:以“文創+”復興傳統文化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5-21 10:16:1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台北市前副市長、台灣文化創意産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王剛攝
“傳統文化復興,就是以文創手段將抽象文化精神具象化、商業化、産業化。”在19日于浙江上虞舉辦的2018中國·紹興(上虞)孝文化論壇上,台北市前副市長、台灣文化創意産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在作主題演講時表示,在大文創時代,文創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新型的城鄉發展策略,傳統文化復興要從鄉村開始。
上虞是中華孝德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此番上虞之行,李永萍走訪了中華孝德園,聆聽“孝女曹娥”歷史典故和當代孝德人物事跡,生生不息的孝文化使其頗受感動。
“文化是傳承,是心靈依託,珍貴的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去弘揚。”對於文化,有著台灣“文創教母”之稱的李永萍如是看待。
在科技發展迅捷、全球化趨勢顯著的當下,應以何種方式復興傳統文化?李永萍認為,要讓傳統文化落到生活實處,這從近幾年愈吹愈烈的“文創風”中可見一斑。
如何讓傳統文化充滿創意?李永萍以台灣“孔子饅頭”為例。“孔子饅頭的菜單以孔子的72弟子為名,例如‘顏回’是原味饅頭,就是因為顏回家境貧寒。”她説道,兒童購買時,還可通過認字或猜《論語》相關謎語獲得優惠。在“文創+”模式下,如今“孔子饅頭”已成為了台灣的一個連鎖品牌。
在李永萍看來,未來5到10年是文創時代,而藉由“文創+”復興傳統文化,則要從鄉村開始。
立足台灣經驗,她表示,從社造(社區總體營造)入手,以文創為魂,成就了台灣鄉創文旅之路,而目前大陸在實施文創項目時,容易落入“先硬後軟”和“無特色招商”兩大陷阱。其中,“先硬後軟”,指的是不考慮運營策略、不追求地方文脈深掘創新;“無特色招商”,指的是不培育在地人才,只迷信外來品牌。
聚焦傳統文化復興,李永萍提出兩岸合作對接建議,即共組“文創鄉創(社造)學院”,以青年雙創中心為抓手,集合兩岸創客共建“鄉村振興體驗經濟示範基地”。(中新網紹興5月20日電 見習記者 潘沁文)
相關新聞
- 2018-05-21林政則:孝是中華文化根本 兩岸有交流就有情感
- 2018-05-18以“復古”方式喚起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 2018-05-18探訪千年古剎三平寺 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
- 2018-05-172018海峽兩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宜賓舉行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