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受訪者認為無節制的信用消費存在隱患

信用消費,主要是指消費者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款,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一種消費方式。隨著電商平臺、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産品可以用信用消費的方式購買,而且用戶可預支的額度、可享受的優惠和服務還會隨著信用值的增加而提高,如免押金租房、免押金騎共享單車等。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0%的受訪者進行過信用消費,54.6%的受訪者感覺信用消費讓自己消費更加自由。不過,52.3%的受訪者出現過延期或分期支付上月帳單的情況,33.3%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月收入不夠還清每月信用消費的帳單。75.0%的受訪者認為無計劃無節制使用信用消費存在隱患。面對信用消費模式的普及,63.9%的受訪者建議年輕人理性消費,正確使用。

 

98.0%受訪者使用過信用消費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王晴(化名)每月有1200元的收入,包括輔導員工資和補貼。平時吃飯、買東西,她常使用某消費信貸App支付。“去年冬天,我看上一件棉衣,月末手頭緊張,但通過信用消費我馬上就買下了。信用消費能讓我用明天的錢購買今天想買卻無力購買的東西。”王晴説,她平均每月通過該消費信貸App支出1000元。

 

某互聯網公司員工張蘭(化名)平時在旅行類、網購類網站消費時經常選擇信用消費方式。“我周圍有的同事不帶現金,基本都是使用信用消費。現在各電商平臺都與銀行聯合開通了信用消費渠道,有的甚至有自己的消費信貸産品”。

 

調查顯示,98.0%的受訪者進行過信用消費。54.6%的受訪者感覺信用消費讓自己消費更自由,46.5%的受訪者認為信用消費讓自己購物更加便捷,43.9%的受訪者認為使用信用消費可以提高個人信用值,享受更多服務,43.3%的受訪者認為分期付款的信用消費方式可讓人“超水準”消費,23.4%的受訪者表示通過信用消費能獲得很多購物優惠,18.2%的受訪者認為信用消費讓個人更加重視信用狀況。

 

“電商平臺常搞幾期免息的活動,我基本都在那時買東西,分期支付,壓力小很多。”北京某大型民企單身員工程冉冉(化名)説,她發現很多票務、旅行App不定期聯合銀行舉辦信用卡支付活動,就辦了不同銀行的幾張信用卡,以享受優惠活動。程冉冉坦言,她現在幾乎所有消費都用信用卡,同時把收入用於購買理財産品,獲得點利息。

 

調查中,75.0%的受訪者認為無計劃或無節制進行信用消費存在隱患。52.3%的受訪者坦言自己延期或分期支付過上月帳單。

 

王晴坦言,每到購物節,電商平臺除了商品價格打折,還會推出分期降息或免息支付活動。她會趁機購買很多東西,但是通常當月都入不抵支,最終選擇分期支付帳單。“我周圍有同學因為常使用信用消費方式,消費不節制,曾出現了財務危機,險些還不上”。

 

“我每月信用消費帳單要還2000多元,但和我的同事比,還不算多。”張蘭坦言,當錢是以信用消費方式花出去時,支出感會非常弱,無意間會增加不少花銷,每逢月末才發現自己花了很多錢,“如果任意消費,容易産生財務問題”。

 

調查中,33.3%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月收入不夠還每月信用消費的帳單,28.9%的受訪者月收入正好等於信用消費帳單,31.0%的受訪者還完帳單略有結余,6.8%的受訪者還完帳單剩餘資金較多。交互分析發現,大學生群體較已工作群體更容易出現每月資金不足以還帳單的情況。

 

63.9%受訪者建議年輕人理性消費

 

程冉冉説,她最近整理房間,發現自己買了很多沒用的東西,“比如沒開封的護膚品、沒剪標的新衣服,大幾千的家電也買了好幾件,其實利用率大部分都不高,放在家裏佔地方,還花了不少錢。”程冉冉坦言,使用信用消費有時會讓自己的消費慾望膨脹,“尤其是遇到商家打折或者做活動,就感覺多買一些能省錢。有一年‘雙11’購物活動,那月我信用消費帳單需還款1萬多元,著實嚇了一跳”。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建臣表示,不同生命週期,人們的理財觀念、消費習慣各異。通過信用消費購買有品質的産品,體現的是消費者追求生活品質的態度。“金融機構、廠家或平臺通過多種形式服務消費者,確實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但需要認識到,信用消費使用不當,很可能産生非理性消費行為,比如畸形消費、過度消費等。校園貸亂象就與信用消費使用不當密切相關。”丁建臣認為,消費心態決定了人們的消費行為,樹立個人及家庭財務安全意識至關重要。

 

“一定要足夠重視個人信用,不然一旦信用有污點或者信用度太低,短期內可能在購物平臺消費受限,未來還可能影響買房買車等個人大額貸款,影響社會對個人的評價,甚至影響求職。”王晴認為,個人在消費時必須要理智,克制衝動消費,“時刻關注自己的徵信情況,每月按時還款,有意識去提高自己的徵信評分”。

 

張蘭認為,未來的社會是信用社會,個人信用記錄良好至關重要,應該普及信用消費的知識,讓人們合理地去使用信用消費。“每個月都應制訂‘財務計劃’,把大額支出、普通支出大概定出限額,有預算、有計劃地消費,利用好信用消費給我們創造的空間”。

 

面對信用消費模式的普及,調查中,63.9%的受訪者建議年輕人理性消費,正確使用,51.7%的受訪者希望相關部門對信用消費産品進行嚴格審核和監督,35.2%的受訪者期待儘快建立完善的社會徵信系統。

 

“強化信用消費監管可謂任重道遠,它不僅考量著政府的監管智慧,也要求我們反思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取向。”丁建臣認為,應提倡理性消費、適度消費、科學消費,注重自身合法權益的保護。政府應加強相關立法工作,尤其是應該加大對電商平臺的監管力度。相關平臺應規範依法運營,切實保護信用消費者合法權益。“政府保護、市場保護、司法保護及消費者自我保護等,都是重新構建消費者保護機制的重要內容”。

 

受訪者中,男性佔47.0%,女性佔53.0%。大學生佔9.5%,已工作的佔86.8%。56.5%的受訪者已婚,27.1%的受訪者未婚但有戀人,16.0%的受訪者單身。(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