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稱將嚴審大陸人士赴臺申請 張志軍:倒行逆施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5-29 10:19:38 | 來源: 環球時報 |
臺“外長”吳釗燮昨天聲稱,僅存的18個“邦交國”都受到“干擾”,罕見地承認臺當局面臨“重大外交危機”。一個月內連丟兩個“邦交國”,臺“立法院”28日緊急召集“國安”“外交”高官彙報情況、談論對策,但一上午的爭吵只證明了兩件事:確實面臨“外交危機”,確實對此無能為力。
布基納法索宣佈與台灣“斷交”後,蔡英文連夜發表講話,威脅“不再忍讓中國”。她的話是什麼意思?
28日,臺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在“立法院”宣稱,“中國大陸最近一連串在外交方面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軍事威嚇,以及在兩岸間不友善的動作,為了國家安全跟民眾福祉,會針對中國大陸各級政府人士與相關人員的來臺申請做好審查工作”。台灣《聯合報》當天題為“蔡總統指不再忍讓中國,陸委會:加強審查工作”的報道稱,邱垂正宣稱,這些是基於“正當防衛”的必要措施,還鼓動民眾支持。
“這是走回頭路,是倒行逆施。”很快,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對臺方進行了譴責。台灣“今日新聞”報道説,張志軍28日説,1987 年,兩岸民眾突破種種阻擾與封鎖,開啟雙邊交流,想不到30 年後,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台灣有關方面竟然還採取這樣的行動(嚴審大陸人士來臺申請),阻擾兩岸的交流合作。
“民進黨的政治迫害”,28日,台灣雅虎奇摩網站上,一名讀者投稿解讀臺當局嚴審大陸人來臺申請的背後用意:不支持民進黨,或是反對民進黨的都有可能是被統戰一分子,需要被查辦。
同一天,《中國時報》提醒臺當局,“報復於事無補”,應務實處理兩岸關係。文章稱,一連串的“抵制”“報復”作為,表明當局在處理兩岸事務與“外交”挑戰上已自亂陣腳,奉勸政府謀定而後動,切勿急躁做決定,否則帶來的風險更大。【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相關新聞
- 2018-05-24臺當局施政亂象失民心 臺青年“用腳投票”西進成潮
- 2018-05-23臺媒:臺當局播電視廣告宣傳政績 民眾不買賬
- 2018-05-21民調:臺當局領導人上臺2年不滿意度升至5成以上
- 2018-05-18大陸游客赴臺驟減 臺當局投4000萬救觀光依舊被唱衰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