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 躍居世界第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831051859846032869

 

數字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出的一種新經濟形態,如今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全球經濟發展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不少國家和企業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全力搶佔經濟增長新高地。不同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以土地、勞動力和資本作為關鍵生産要素,數字經濟最鮮明的特點就是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産要素,以有效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作為提升全要素生産率和優化經濟結構的核心驅動力。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獲得了高速蓬勃發展。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2.9%,數字經濟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二。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新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不斷被開發和挖掘。數字經濟與傳統産業深度融合,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有自身特點,就是我國在還沒有完成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之時,就迎來了信息化。“四化同步”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這既給我國發展數字經濟帶來巨大挑戰,也帶來了空前機遇。信息化使我國有可能用二三十年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兩三百年走完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歷程,數字經濟在其中成為關鍵推動力。以零售業為例,美國經歷了上百年工業化的高度整合後才産生了以沃爾瑪為代表的高效的現代零售業。而我國則借助網絡化信息化,在過去10多年裏就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産生了阿裡巴巴、京東等巨型網絡零售企業。

 

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重要舉措。把握好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需要我們充分利用我國得天獨厚的數據資源,發揮好數據這個關鍵生産要素的作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時代生産端的規模效應不同,數字經濟在需求端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用戶越多,産生的數據量越大越豐富,數據的潛在價值就越高。目前,我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全球平均水準,擁有世界上最大數量的網民,産生了海量的消費端和企業端用戶數據。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和數據資源國家,這為我國數字經濟繼續深入發展提供了便利。當前,需要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今天,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數據這個關鍵生産要素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以往,不少行業尤其是製造業主要是生産導向,聚焦企業生産的過程、規模與效率。如今,我們要充分利用數據資源,發揮數據這個關鍵生産要素的作用,從海量用戶數據中洞察用戶潛在的需求,引導企業從生産導向向市場導向轉變,從經營産品向經營用戶轉變。這就要推動産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産業進行全方位、全形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産率,釋放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發展數字經濟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大力培養數字人才,夯實創新型國家的人力資源基礎。現在,騰訊、阿裡巴巴、百度、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從消費、社交、出行、通信、支付等多個維度積累了海量用戶數據,並開發出各種核心産品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日常消費、生活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需求端的數字化轉型在行業內已經具備良好基礎,正逐步實現跨行業、跨地區的發展融合。但供給端的數字化轉型還處於起步階段。特別是製造業、醫療等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如果説需求端的數字化轉型主要依靠海量用戶帶來的數據紅利,那麼,供給端的數字化轉型更加依賴人才驅動。培養具有數字化素養的數字人才是推進我國經濟數字化轉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基礎。

 

數字人才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專業技能人才,還涵蓋能夠與信息技術專業技能互補協同、具有數字化素養的跨界人才。當前,大多數數字人才分佈在傳統的産品研發和運營領域,數字戰略管理、深度分析、先進製造、數字行銷等領域的數字人才總量還比較少。大力培養數字人才,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産學研深入跨界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為創新人才的培育和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讓各類創新主體迸發出強勁活力。

 

(作者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