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高地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6-14 11:12:44 | 來源: 人民日報 |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高地——廣東惠州舉辦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側記
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展覽現場。資料圖片
5月24日至27日,中國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規模的集中展示和交易活動——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中國科交會)在廣東惠州舉行,350所高校展示推介大數據與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8200余項科技成果。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背景下,這一科技盛會與地處大灣區東岸的惠州再次牽手,尤為引人矚目。
舉辦中國科交會,是惠州以及廣東貫徹落實“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加快構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生動實踐。
擁有國際化的産業基礎,惠州近年來面向全球吸引大批技術成果落地,萬億産業集群呼之欲出。特別是依託中國科交會等平臺,惠州引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一批高校科研機構,搶佔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高點,邁向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平臺影響力再升級
350所高校參與
高校是中國科研重要力量,廣東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當二者在“工業大市”惠州相遇,註定不同凡響。
第二屆中國科交會由教育部和廣東省政府作為指導單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廣東省科技廳、教育廳、經信委及惠州市政府共同主辦,是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推進高校與企業、金融機構全方位合作,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為宗旨的大型産學研交流活動。此次中國科交會的規模、層次、影響力再度升級,參會高校達350所,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近百所“雙一流”創建高校,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等16所港澳高校,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匹茲堡大學等國外高校。
本屆中國科交會從全國高校徵集到1萬多項科技成果項目,現場組織展覽展示、推介的項目約有8200項。大批高校先進技術成果的亮相吸引了近3000家企業和相關機構參會洽談合作。有293所高校與626家企業牽手,交易科技成果732項,簽約金額40.6億元。
此外,多場高端論壇與合作研討帶來“智慧盛宴”。10多名中外院士以及各高校、企業負責人,縱論産學研合作,探討新路徑、新模式。不少高校和企業負責人表示,通過中國科交會實現校企之間技術供需的精準對接,真正實現産學融合與共贏。
活動期間,加拿大菲爾茲量化分析模型研究中心、國際創新教育聯盟等發起單位,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等首批成員單位,簽署了國際科技教育協同創新聯合體合作備忘錄,旨在充分調動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創新鏈各環節間的技術融合與擴散,構建新型創新網絡。
此外,西北大學、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等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與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九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簽署了校企産學研項目合作協議。
此次中國科交會上,校地合作同樣令人矚目。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等5個單位與惠州市政府簽署了共同籌建現代物理與清潔能源實驗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廣東惠州連續舉辦兩屆,中國科交會已成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重大平臺,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注入鮮活動力。
創新引力波再擴散
高校、研究院扎堆落戶
借助中國科交會這個全國高校産學研合作的公共服務平臺,惠州加快招才引智,在補高校和科研機構短板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去年首屆中國科交會上,惠州市政府與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簽約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大學創新園項目。這個總投資350億元的“巨無霸”項目,已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2所“985”“211”高校同意入駐。
在今年第二屆中國科交會上,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4所高校正式簽約入駐潼湖大學創新園,將在園區設立研究院,開展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産業研究。高校和研究院紛紛進駐,是惠州持續釋放引力波的縮影,也是各界普遍看好惠州創新發展的有力證明。
今年2月,惠州市政府與香港城市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落戶惠州,將引進世界一流的科研資源,並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這是繼哈爾濱工業大學後,惠州引進的又一所知名高校。而在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創新園,中國高校(華南)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南創新基地等14家高端科研院所已落戶。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實驗工廠落戶惠州,將為惠州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提供高端技術裝備支撐,推動加速器領域創新成果轉化。隨著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以及相關清潔能源大項目的落戶,惠州未來將集聚起國內外一大批科學家和高端人才,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等新支柱産業將迎來快速發展。
發展新動能再釋放
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
隨著連續兩屆舉辦中國科交會,惠州這座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工業大市”,在新一輪創新産業競逐與成果快速轉化中,展現出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的雄心。
作為“産業名城”,惠州逐步構建起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與裝備製造、清潔能源四大産業為代表的“2+2+N”現代産業體系。如今在惠州,世界級雲計算智慧終端産業集聚區正在加快建設。在TCL的車間裏,一台臺4K智慧電視快速完成生産,其電視出貨量居全球第三、中國第一。
幾十公里外的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躍居全國第一。隨著一批國際領先技術率先落地應用,這裡正在加快建成世界級生態型石化産業基地。
伴隨著一批創新平臺的做大做強,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惠州,面向全球開放創新,目前已吸引33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了60多個項目。
惠州産業發展品質、規模與速度兼具,數據在説話。2017年,該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過8500億元,增長10.6%;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63.5%和41.4%,處於廣東全省先進水準。據推測,惠州的工業總産值2019年有望突破1萬億元,建成萬億産業集群。
紮實的産業基礎為惠州高品質發展打開廣闊的成長空間,而中國科交會又為其連結全國乃至全球優質創新資源帶來無限可能。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下,惠州正以新行動、新作為,向萬億産業集群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發起衝刺,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努力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以及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更大力量。(周歡)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