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日葵:蔡執政兩週年 台灣社會對立加劇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6-21 10:12:28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據香港中評社6月20日報道,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所、民進黨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肖日葵日前對蔡英文執政兩週年的表現及其危機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民進黨目前執政困境的首要因素在於其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發展遲滯不前。其次,作為島內分裂型政治的主要“締造者”,民進黨的政策主張往往不是從台灣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考慮的不是台灣民眾利益,而在於選舉時能否掌握議題戰的主導權,關注政策論述能否佔據道德高地。政策不切實際的欺詐成分較多。政黨的惡性競爭使很多政策性議題、包括民生和經濟議題因為泛政治化而未得到理性的討論和妥善的處理。
肖日葵認為,島內目前面臨政治經濟社會議題很多都是結構性的,這需要執政者有真正為民的情懷,跳脫藍綠對決思維,並以極大的魄力和勇氣推行系統改革。但民進黨執政能力顯然不具備這樣格局和胸懷。民進黨執政面臨各種不足,這不僅體現在人才儲備、理政經驗、制度供給等技術層面不足,更體現在民進黨內在的執政傳統、政策文化等執政性格的先天性、結構性限制。在執政危機無法得到扭轉的趨勢下,所積累的民憤只能越來越強,並最終變成選票懲罰,很可能威脅執政地位。
對蔡當局施政不滿意度超六成
肖日葵表示,蔡英文施政兩週年,島內不論藍綠的各種民調都顯示蔡當局整體施政不滿意度超過六成,民眾對蔡當局缺乏信心的比例也接近六成。民進黨的全面“執政”面臨著全面的危機。不僅兩岸關係發展兩岸關係遲滯不前甚至倒退,而且在島內的施政表現更是危機重重。
肖日葵説,蔡英文執政以來,在政治、社會福利、環保、食安、性別等諸多領域進行了改革,出臺一系列政策,如“轉型正義”、“年金改革”、“一例一休”、“核能政策”、“開放美豬、核食入臺”、“同性婚姻立法”、“前瞻計劃”等等。但這些改革因缺乏溝通、缺乏政策穩定性和科學性,以及過於政治化操弄等等,損害了大部分島內民眾利益而遭到民眾不滿和反抗,導致民眾對各項改革不滿意度高居不下。
肖日葵舉例説,台灣《聯合報》5月14日的民調顯示,對“推動司法改革”的不滿意度為55%,遠超滿意的24%,對“轉型正義”不滿意的民眾為49%,高於持肯定的29%;對“社會福利改革”,也有47%民眾覺得不滿意。同樣地,《蘋果日報》同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蔡英文當局的整體施政不滿意度達62%,其中,非常不滿意者達33.98%。對“勞動基準法”的修改,不滿意者也高達59.34%。綜上可見,高達5成以上民眾對蔡當局主導的島內施政是不滿意的,蔡當局的各項改革和作為背離了大多數民意,困難重重,執政危機凸顯。
肖日葵將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無法為施政創造良好條件。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是島內政黨有效施政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之一。蔡英文上臺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以“維持現狀”為幌子處理兩岸關係,企圖矇混過關,但實際上或明或暗“去中國化”動作頻發,對外親美日以對抗大陸,這些分裂主義的作為遭到兩岸民眾的批判,尤其是讓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看清其“台獨”本質。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19日的民調顯示,支持“台獨”的民眾從2016年的51.2%一路下滑到2018年3月的38.3%,約少了兩百萬人。
藍綠對決思維執政 社會分裂
肖日葵認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成為島內主流民意的今天,以及“台獨”則意味著非和平的認知下,蔡當局的兩岸關係表現是很難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同。《聯合報》民調顯示56%台灣民眾不滿意蔡英文的表現,類似地,《蘋果日報》的民調也顯示,對蔡英文兩岸關係處理不滿意度高達67.6%。
肖日葵説,沒有穩定、良性發展的兩岸關係,要想有效地決絕島內的經濟社會議題就變得更加困難。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民眾對蔡當局的財經表現,不滿意高達六成。例如,《聯合報》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蔡英文上任兩年來最不滿意的是“推動經濟發展”的表現,不滿意度高達62%;蘋果日報民調顯示,對蔡當局財經表現不滿意的民眾也高達68.04%。
肖日葵提到,經濟基礎是島內施政的前提,兩岸緊密的經貿關係是台灣經濟發展最為可靠和穩定的動力來源。但蔡當局奉行“離中”的“台獨”政策,經濟上,以新南向政策來取代西進政策,甚至對抗“一帶一路”政策,只能是緣木求魚。進一步地,沒有以“一中”內涵為基礎兩岸關係只能遲滯不前甚至倒退,在此情況下,一是,使得台灣無法積極融入和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二是,無法創造良好的外在環境,其所提出的各個經濟振興計劃也只能是畫餅充饑,而不可能有實質性的積極成果。
其次,肖日葵分析説,蔡英文以藍綠對決的思維進行執政,造成社會分裂。民進黨的執政本質在於以藍綠對決的意識形態執政,以打壓國民黨及其支持者為重點,維護民進黨永久執政為最終目的,執政是為了民進黨本黨利益,而忽略了人民利益。
政黨保持生命力須順應形勢發展
肖日葵舉例説,為維護和鞏固自身執政地位,民進黨以藍綠意識形態對抗打壓對手,如“轉型正義”從法律、經濟、政治等多維度打擊國民黨;“年金改革”被認為是假改革,因為真正需要改革是勞工群體,而非片面地削弱軍公教福利,實質還是打壓國民黨的基本盤;“一例一休”本質上還是為了偏袒資産階級這一重要的執政資源;讓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入臺,進口美豬肉是為了“離中媚日親美”,抱美日大腿以獲得國際安全感的執政策略。重啟核電,是為了造成民眾反彈,避免重蹈馬英九覆轍。“前瞻計劃”則被認為是綁樁計劃,人口眾多的新北市因是國民黨執政而無法得到“前瞻計劃”中軌道建設經費補助,而人口要少得多的綠營執政縣市諸如彰化縣等卻能得到資助。可見,民進黨有借改革之名,打擊對手之嫌,同時改革也不是真正意義上深入、系統的改革,而是表面、片面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增進民進黨的利益而非全台灣民眾的利益。
第三個原因肖日葵認為是民進黨執政能力不足。2016年重獲政權的民進黨,仍然面臨執政能力不足的困境。首先,民進黨是善於操作議題,主導選戰議題,並精於政治算計的政黨。政黨的政策偏好策略性、權變性特徵明顯,帶有機會主義色彩。想憑藉某些意識形態的道德優越性,將意識形態作為自身政治利益和權力鬥爭的工具,而非價值追求。
尤其是在野時,肖日葵認為,攫取選票是民進黨第一需求,政策主張受制於民意走向。政黨角色由意識形態的倡導者與動員者,逐漸轉型為民意的追隨者,藉以擴大自身的生存空間,並通過討好性民粹政策獲取選票。同時,民進黨的政策制定存在自利邏輯,例如“前瞻計劃”的利益取向明顯。
肖日葵提到,在政黨誠信度低下,就民生政策意識形態而言,民進黨在野時左傾,執政變成右傾是其典型的執政路徑依賴,因而政策跳票不斷。具體地,在野時以問題為導向,民進黨所提政策主張往往非常具有批判性、理想性、前瞻性,製造極高政策預期獲取民意支持。但民進黨執政後,由於資源排擠效應和財政壓力等資源配置困境,以及民粹政策後遺症等因素,致使解決問題的執政能力不足。當無力應對民眾對其政策跳票質疑時,“台獨”執政、藍綠對決成為執政主導思維,這反過來又制約了民生問題的解決。
肖日葵分析説,台灣社會中間選民佔主導,吸引和搶奪中間選民應作為政黨的重要任務,盡可能地顧及中間階層的利益和願望,塑造一種為絕大多數社會成員都夠接受的意識形態,以尋求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妥協與調和。但民進黨卻堅守“台獨”意識形態和藍綠對抗執政思維。
相關新聞
- 2018-06-21台南觀光業陷“30年最慘” 業者打臉蔡英文“經濟20年最好”説
- 2018-06-20臺媒:蔡當局施行“年金改革”的巨大隱患
- 2018-06-20臺生:捷運天橋上的年輕乞丐 蔡英文你知道嗎
- 2018-06-20臺網友列最讓人無言的4大選舉口號 蔡英文竟都喊過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