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青年內地參訪圓滿收官

由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主辦的“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6月29日在北京圓滿結束為期5天的參觀及考察活動。

 

參訪團在北京的兩天行程包括參觀中國科學院、圓明園遺址公園及故宮博物院,近距離觀摩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科技創新成果及源遠深厚的傳統中華文化。

 

走進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各款“上可探太空、下可潛深海”的高精儀器設備令團員大開眼界,直呼“震撼”,包括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天眼“FAST”500米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用於微生物化學原位培養的萬米級“原位實驗號”深淵升降器、可大規模應用於中微子實驗的微通道版型光電倍增管等。

 

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文港認為,參訪團此行途經3個重要的國家戰略發展區域,縱向比較下,粵港澳大灣區創科發展注重産業化及市場化;長江經濟帶腹地武漢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光電技術;首都北京則聚焦行業頂尖科技。“各區在科研方面都取得長足成就,香港青年若選擇創業、就業的目的地,可從所學領域及自身發展出發,再結合區位優勢,從而尋找最理想的‘逐夢之城’”。

 

太和殿、慈寧宮、啟祥門……藍天下的故宮綻放出神秘而動人的色彩,引得一眾團員爭相拍照留念。隨後,參訪團在故宮報告廳內聆聽了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主講題為《匠者仁心》的主題演説。從禁區開放、文物修復,到故宮數字化發展、文創産品涌現,單霽翔將一段段歷史故事娓娓道來。

 

“創新科技讓歷史文化煥發新生,效果太讚了!”有青年團員在行程結束時依依不捨,直言還會再來“看故宮的落雪、吃故宮的烤鴨”。

 

參訪團6月29日下午在北京貴賓樓飯店舉行總結會。團長霍啟剛感慨表示,此行是香港青年直接了解國家戰略、科研保障及社會文化發展的好機會,一路深刻感受到國家對青年人的鼓勵和關懷。“未來我們應緊抓機遇、發揮所長,青春再出發!”(人民日報北京電 記者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