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公益而創業

 

他,為公益而創業

 

佘嘉浚在自己的咖啡店裏。何波攝

 

他,為公益而創業

 

他希望店裏每道食物都充滿情感。何波攝

 

他,為公益而創業

 

佘嘉浚。何波攝

 

“90後”“創二代”佘嘉浚英國留學歸來,將著名韓國咖啡連鎖品牌TOM N TOMS COFFEE引入國內。如今,他的分店已經在內地、港澳地區陸續開張。在佘嘉浚的身上,有著湯姆士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順德區政協委員、青駿會主席等多重頭銜,而這些身份,社會上知道的人並不多,為外人所熟知的則是,他是順德大自然家居集團董事長佘學彬的長子。

 

大學假期共8個月的赴非義工服務讓他改變了很多,懂得珍惜情感,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也讓他萌生了創業賺錢,捐助公益慈善的想法。

 

學霸:主修數學拿下百萬獎學金

 

得益於父親早年經商積累下的財富,佘嘉浚從小就有著優渥的生活環境。從小在澳門讀書的他,高中後直接前往英國留學,並在英國倫敦大學的校園裏,度過了愉快的四年。

 

佘嘉浚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他從小就喜歡數學,並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我從小中英文就很差,但數學屬於不用努力就可以很好的那種,這也給了我很多信心。”佘嘉浚稱。在出國留學專業選擇時候,他選擇了自己興趣的所在——數學。

 

作為品牌價值200億元的大自然家居集團董事長的長子,被認為“子承父業”是順理成章的。但與眾多企業繼承人選擇工商管理、經濟等相關專業,為接手家族企業做準備不同,佘嘉浚在英國倫敦大學留學期間,選擇的專業是自己興趣所在的數學。其間,作為數學系學生的他還選修了哲學專業。

 

“父親在專業的選擇上並沒有給我干涉,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佘嘉浚稱,甚至一直到他畢業,父親才知道,原來他學的是數學。佘嘉浚稱,這與父親從小對孩子“放羊式”教育理唸有關,除了做人做事的底線外,孩子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

 

談起數學,佘嘉浚明顯興致高昂。“數學是一門講求耐心、嚴謹、邏輯的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講求藝術的科目。”佘嘉浚稱,當你對一個理論用不同的方法得到證明的時候,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同樣,選擇哲學專業也是佘嘉浚自己的興趣,因為哲學是“邏輯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在倫敦大學留學期間,佘嘉浚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年年拿下學校的25萬元人民幣獎學金,從而使得他留學期間除了支付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外,還頗有富餘。雖然不缺錢花,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在週末的時候外出打工,週末去洗車店、超市打臨工,不僅實現了留學期間生活費用“自給自足”,還為今後的創業積攢“儲備金”。

 

迷惘:非洲做義工啟發了他

 

陽光帥氣的佘嘉浚也有過一段迷惘的時間。“我出生的家庭在物質方面很豐厚,我也覺得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名牌和豪車這些,並不能給我帶來真正持久的開心。有一段時間,我內心很迷惘,不知道自己追尋的是什麼。”在位於美的廣場佘嘉浚自主創業的咖啡店裏,他告訴記者。

 

就讀大學不久,學校播放的一段紀錄片引起了佘嘉浚的注意,片子講述該校學生利用暑假去非洲坦桑尼亞做義工的故事。“當看到一家人住在破舊的草屋,孩子殷切的眼神時,我被震撼到了。”於是,佘嘉浚萌生了去非洲做義工的想法。

 

為了賺取做義工來回的交通費和生活費,佘嘉浚就通過兼職賺錢。在攢到5萬元人民幣後,佘嘉浚捐出3萬元給一個公益機構,帶著其餘2萬元和自己的11個同學一起出發了。佘嘉浚去的是坦桑尼亞最貧困的農村之一。“儘管事先有所準備,但那種場景還是超出我的想像。沒有一間完整的屋子,小孩身上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佘嘉浚稱,以前的佘嘉浚從沒想過,一切在自己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吃飯、上學,在那裏都很不容易。雖然物質很匱乏,但是小孩很樂觀,一個皮球就可以開心地玩一整天。佘嘉浚也漸漸被這種樂觀的力量感染。

 

在非洲,他和同學一起當起了孩子們的老師,為孩子們講述外面的世界。孩子們英文不好,他們就用簡單的單詞溝通。他和同學們還利用籌集到的善款,為當地的孩子建新校舍,改善生活條件。4個月下來,他和孩子們像家人一樣打成一片。

 

“這段非洲的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佘嘉浚年輕英俊的面龐上現出淡淡的笑容。“兩年暑假共8個月的服務時間讓我改變了很多,讓我懂得珍惜情感,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做事情的時候也不會單純只往商業角度考慮。”佘嘉浚説,“那時內心就有了想法:我要創業,賺到錢以後拿出一部分捐給公益慈善機構。所以,這段公益之旅也對自己創業理念産生了深刻影響。”

 

創業:金融實習生開起咖啡連鎖店

 

2013年畢業的佘嘉浚,帶著曾在摩根士丹利、匯豐環球銀行、東亞銀行等知名金融機構實習的經歷,可以輕而易舉在國外找到一份輕鬆的工作,但是他選擇了回國。2015年下半年,佘嘉浚將韓國咖啡連鎖品牌TOM N TOMS COFFEE引入中國,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三年半下來,他的分店已經開設至澳門、佛山、成都等地,至今已達到12家。

 

為何會選擇咖啡作為創業領域?對此,佘嘉浚稱一是自己一直很喜歡喝咖啡,是興趣所在;其次是基於對消費市場現狀和未來的分析判斷。“我喜歡一群朋友放下手機,在咖啡店隨意聊天、交流的感覺。”佘嘉浚希望,店裏的每一杯咖啡、每一道食物都是充滿情感的,自己的店也能成為年輕人情感的黏結器。另外,佘嘉浚認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願意接受和消費咖啡等“輕餐飲”,因此看好未來市場空間。將自己的調研成果和創業方案給父親看後,父親很支持。隨後,引入風投資金,佘嘉浚的第一家門店便在澳門開張了。之後的三年裏,佘嘉浚的門店開設到佛山、廣州、成都等地。

 

和所有創業初期的創業者一樣,佘嘉浚也碰過壁,而且不止一次。比如合夥人出問題,曾讓年輕的創業者第一次體會到合作夥伴選擇的不易。“那時真的感到心疼。”如今的佘嘉浚可以平靜地説出當時的感受,並且平靜地談起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失利,由於選址不當,位於廣州高德置地的門店關張了,損失了一兩百萬元。這個時候,父親也給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勵。“他更多的是幫我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方案,並説一次失敗並不代表什麼, 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應該堅持。” 於是,佘嘉浚和團隊一起,多次就自己的服務、産品展開全面的頭腦風暴,以更精準的定位,打造一個屬於年輕人的咖啡品牌。

 

就在記者採訪的當天下午,佘嘉浚的又一家位於佛山嶺南天地的咖啡門店開張了。如何在一杯咖啡的基礎上附加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成為佘嘉浚思考的問題。“父親是做家居的,我是做咖啡的,能不能探討一种家居+咖啡融合的消費場景,給消費者帶來與眾不同的終端形態?” 佘嘉浚表示,從小就去父親工廠幫忙,接觸木門、地板等家居産品,也看到父親在環保與健康上的堅持和企業創新上的探索。家居行業具有低頻消費、重體驗的特點,在新零售消費模式下,企業也必須實現從産品與店舖到服務與體驗的轉型。佘嘉浚希望,能將咖啡店配闔家居線下體驗店進行佈局,以此唱響“咖啡+家居”的全新業態。

 

沒想到,他的想法與父親一拍即合,並且馬上就付諸行動。如今,融合了家居與咖啡兩種消費場景的成都分店預計在年內開業。佘嘉浚認為,家居與咖啡雖然不屬於同一類業態,但是在“倡導一種生活方式/生活體驗”這方面卻有著一致的目標。他希望,未來在更多的線下消費場景時,消費者可以走入一間店裏,坐下來,一邊慢慢鑒賞多樣化的家居産品,同時還能慢慢享受一杯咖啡,這樣的消費體驗應該很愜意。

 

對於未來,佘嘉浚説計劃是有的,但不想以“終點思維”來設計,只希望能“活在當下”。(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溫利、李春先 通訊員秦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