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採購” 暖心寓理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7-05 10:14:15 |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8夏季台灣水果節”近日在北京豐台區開幕,鳳梨、芒果等台灣水果吸引不少北京市民駐足。與此同時,一批鳳梨也自台東裝車運往江蘇,以緩解今年台灣水果豐産滯銷的問題。
大陸民眾對台灣水果不陌生。自2005年開始大陸先後對20多種台灣水果實施零關稅,釋迦、蓮霧等水果大量進入大陸市場,台灣果農受益頗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陸數次針對豐收水果的緊急採購,緩解了台灣果農的燃眉之急。
今年初夏,台灣再次出現類似情況,香蕉、鳳梨嚴重滯銷。遺憾的是,目前兩岸溝通渠道中斷,台灣民進黨當局未反思兩岸關係不好對台灣的影響,反而提出類似“水煮香蕉蘸醬油”的奇葩建議,解決不了問題,還貽笑大方。
當然,“兩岸一家親”,大陸方面伸出援手,福建、江蘇等地陸續採購了一批滯銷台灣水果,有台灣媒體稱為“友善採購”。水果採購對兩岸關係乃至兩岸經貿來説,數額雖然不大,但一滴水也可見太陽。今夏的台灣水果故事,有情也有理,值得人們仔細思量。
相關新聞
- 2018-06-15改善兩岸關係才是台灣發展的根本之道
- 2018-06-21大陸菠蘿已滯銷,為什麼還要採購台灣鳳梨?
- 2018-06-22海南“90後”新農人“邊吃邊播”改造水果供應鏈
- 2018-07-02台灣果商赴北京展銷 緩解水果在臺滯銷問題
新聞推薦
- 時政新聞眼丨一年之內再赴海南,習近平重點關注這件大事2025-11-07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今天開幕2025-11-07
- 台灣各界人士座談 呼籲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2025-11-07
- 2025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漳州平和縣舉行2025-11-07
- “歸家”App爆火,照見海峽兩岸民心所向2025-11-07
- 今日立冬,順祝冬安!2025-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