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工榨油到領跑台灣食品行業——聽臺商世家講述兩岸故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7-06 15:30:36 | 來源: 新華社 |
“我們許多臺企的騰飛和大陸改革開放密切相關。”在此間舉辦的第11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8年天津·台灣商品博覽會上,台灣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回憶企業發展歷程和其中的“兩岸故事”,神采飛揚、談興甚濃。
“60年前,我父親來到台南,人生地不熟,只能以手工榨油為生。”韓家寅祖籍大連,1960年出生,在台灣古城台南長大。父親韓浩然創立的泰東農産加工公司經數十年經營,現已發展成為台灣知名的食品加工企業——大成集團。
1990年,在台灣站穩腳跟的大成集團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在瀋陽成立了大成(遼寧)農牧公司,並在深圳蛇口開始投資麵粉生意。
“深圳是開放的先鋒,當時進入大陸市場是我們企業重要的戰略,結果證明這個選擇十分正確。”韓家寅認為,改革開放伊始,大陸市場便展現出巨大活力和廣闊前景。
1993年,大成集團與天津八一麵粉廠合作成立大成食品(天津)有限公司,從事麵粉生産銷售,並在京津地區推廣先進烘焙技術。韓家寅表示,京津冀地區有著良好的協同互補性,公司早年佈局這一地帶,就是看中其區位優勢。兩年後,這家台灣企業又在大連成立大成宮産食品(大連)有限公司。
“進入21世紀以來,大陸經濟快速騰飛使大成集團進一步將戰略重點向大陸傾斜,我們在上海、湖南、黑龍江等地相繼成立了分公司。”韓家寅説。
進入大陸初期,大成集團主要從事麵粉加工。隨著大陸生活水準逐漸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和綠色循環等概念越來越重視,大成集團針對大陸食品行業發展新趨勢,也做出了相應佈局。
“食品安全不只是一句口號,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大成集團目前在兩岸共擁有5座實驗室,專門做食品溯源和檢測。”韓家寅介紹説,“借助大陸在智慧終端、大數據等方面的領先技術,大成集團目前生産的各式農牧漁産品,消費者都可借助手機等電子設備查詢生産過程。”
今年2月,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促進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31條措施。7月4日,天津也針對經濟交流合作、社會文化交流合作、臺胞在津學習實習就業創業生活等方面,出臺了52條措施,助力臺企臺胞在津發展。
談到未來在大陸的發展,韓家寅充滿信心。他相信大陸推進改革開放會給臺商持續帶來的各項利好,期待惠臺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兩岸人民都獲得實惠,交流理解就能繼續深入。”韓家寅説。(新華社天津7月6日電 記者:郭方達 尹思源 齊悅 宋瑞)
相關新聞
- 2018-07-06津臺會開幕 逾700家臺企亮相天津·台灣商品博覽會
- 2018-06-29天津累計批准設立2383家臺企 臺商投資總額近170億美元
- 2018-07-05天津出臺52項措施深化津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
- 2018-06-202018年天津·台灣商品博覽會7月啟幕 2萬餘種台灣商品參展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