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一八五五細菌部隊成員名冊首次被公開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7-07 16:24:02 | 來源: 新華網 |
在全面抗戰爆發紀念日來臨之際,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向社會公佈了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北支甲第一八五五部隊的成員名冊,其中包含了1242名該部隊成員的真實姓名和個人信息,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實名公佈一八五五部隊成員信息。
北支甲第一八五五部隊和臭名昭著的“731部隊”一樣,都是二戰期間侵華日軍在中國成立的細菌部隊,主要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研究。一八五五部隊本部舊址位於北京市天壇公園神樂署,其輻射的範圍包括天津、石家莊、濟南、太原、鄭州、青島等地。
據了解,公佈的一八五五部隊成員名冊叫《北支那防疫給水部甲一八五五部隊留守名簿》,是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和哈爾濱市社科院七三一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的專家通過多方努力,2016年從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獲得,編寫時間是1945年8月29日。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説,通過對這份名冊的研究,最終確定一八五五部隊人員共1242人,其中核心領導層16人,部隊下設13個派駐機構,其中5個支部、8個辦事處,分佈在華北多個地區,主要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的研究,並同時為侵華日軍在華北的各個師團配備了專門實施細菌戰的防疫給水班。
據悉,這次公開的檔案是一份非常完整的名單,幾乎沒有太多塗抹,內容非常豐富。這裡麵包括所有隊員姓名、出生年月日、國籍、住所,還有直系親屬、從軍履歷等。金成民表示,名冊的公開,對於了解一八五五部隊的全貌,特別是它的規模、建制、機構設置、人員構成,包括它的活動軌跡、核心犯罪的過程,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這份檔案是全新的第一手檔案史料,是研究二戰期間日本進行人體實驗、發動細菌戰極為重要的核心檔案,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因一八五五部隊核心檔案缺失和不足無法深入研究的困境。”哈爾濱市社科院七三一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彥君説。(新華社哈爾濱電 記者王建)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