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華僑華人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世界各國都不願意看到貿易戰

多國華僑華人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世界各國都不願意看到貿易戰

圖為江蘇連雲港港口集裝箱碼頭一片繁忙景象。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耿玉和攝(人民圖片)

 

美國單方面挑起對華貿易戰,牽動著海外華僑華人的神經。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帶來哪些陣痛與機遇?各國經濟在中美貿易風雲中受到哪些影響?中美貿易摩擦如何牽動世界經濟格局?本報採訪多國華僑華人,請他們談談自己的切身體會和感想。

 

貿易摩擦 沒有贏家

 

美國舊金山,美國華商總會顧問蔡文耀發現自己購買玉米變便宜了。“玉米的價格從原來的0.5美元1根降低到1美元4根,這一價格波動可能與美國玉米出口受限以及玉米在本國市場傾銷有關。”蔡文耀説。

 

“如今中國採取的反制措施,對美國中下層民眾産生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從中國進口的産品增加關稅,生産商將成本轉嫁于消費者身上,間接提高了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農産品的反制措施,直接影響了農産品的銷路,農産品價格也出現明顯下降,農民收入降低。”蔡文耀説。

 

前不久,美國中部地區當地報紙的一篇報道引起了美國政治法律學者張軍的注意,報道稱中國開徵懲罰性關稅引起了美國民眾的恐慌和擔憂。

 

“中國開徵關稅,美國農業和製造業産業鏈上的企業首當其衝。中美貿易摩擦不僅直接影響了美國相關行業的利益,也對其他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産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張軍説。

 

張軍認為,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飛速成長,中美兩國經濟的互補性在逐漸降低,競爭性不斷增加。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將中國視為經貿關係的潛在對手。

 

對於中國而言,美國的高關稅政策在短期內將對中國國際貿易造成較大衝擊,但也為中國長期經貿發展模式提供警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要‘感謝’這次貿易摩擦,它倒逼著中國企業提高核心技術能力,對中國經濟轉型和供給側改革都有激發和促進作用。”《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説。

 

“如果貿易摩擦升溫造成中美關係不穩定,對世界經濟和國際局勢都將帶來負面影響。”環球廣域傳媒集團董事長南庚戌説。

 

各國攜手 共渡難關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全球産業鏈分工體系和價值鏈已經構建,世界各國利益深入交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蔣豐説。

 

自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在全球掀起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中國、歐盟、加拿大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幾乎都受到美國霸淩行徑的影響。各國華僑華人對此有著切身體會。

 

中美貿易摩擦一方面為促使中美貿易受阻商品尋找其他市場,一方面吸引其他國家商品彌補中美貿易空缺,在美國挑起的貿易衝突中,世界各國共迎挑戰和機遇,共渡難關。

 

“中美貿易摩擦從客觀上拉近了中國與歐洲的貿易關係。”法國福建工商聯合會會長石忠勝認為,在美國的貿易保護措施中,歐洲經濟也受到很大衝擊,歐洲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中國進口美國産品需求的缺口,中美貿易摩擦為中國與歐洲謀求合作提供機遇。

 

7月9日,中國和德國在柏林簽署總金額達300億美元的20余項協議,涉及從職業教育、氣候研究、自動駕駛到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其中包括長城寶馬、華晨寶馬、戴姆勒清華等來自汽車業的十余項協議簽署。

 

英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鄭榮昌認為,中國與英國及歐洲大陸各國的合作,將為中國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提供更廣闊的視角和思路。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的啟示,不僅在經貿領域,更是在科技創新、人文交流、文化價值、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而兼有悠久歷史人文內涵和先進科技研發能力的英國及歐洲大陸各國,與中國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和互補優勢,有望實現更為密切深入的全方位合作。

 

“中美貿易摩擦對日本的影響,可以説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蔣豐説,中國對美國的反制措施,限制了美國産品進入中國,影響了日本在美投資企業的經營狀況,但也給日本産品進入中國提供機會,促進日本擴大對華出口。

 

7月17日,日本政府與歐盟簽署《歐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併發表聲明稱,日歐將推進高標準、自由、開放和公正的自由經濟關係,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制,與保護主義鬥爭。蔣豐認為,日本政府此舉已經顯現出日本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的立場。

 

對於嚴重依賴進出口貿易的大洋洲國家而言,中美貿易摩擦給大洋洲國家的國際貿易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作為特別依賴出口與世界貿易組織體制的國家,新西蘭渴望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和清晰有執行力的貿易規則。”孫朕邦説。

 

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中美貿易摩擦並未影響發展中國家合作發展的大潮。“中國具有非常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減少美國商品的進口,泰國以及東南亞的很多企業都從中看到了機遇。”菲律賓紅燭華文教育基金會諮詢委員張傑説,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多邊共贏合作模式已逐漸成為國際共識。

 

寄望中美 謀求雙贏

 

“美國的政策和領導人的行事風格越來越難以預測,兩個大國之間間歇性貿易摩擦或許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南庚戌説。

 

目前,中美貿易摩擦正處於僵持階段,未來發展趨勢具有複雜性、長期性的特點,中國已做好長期應對中美兩國貿易摩擦的準備,在理性應對與美國貿易摩擦的同時,向世界各國市場尋求出路。

 

孫朕邦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提醒世界各國,應該順應全球化潮流,規範經濟全球化的運作,而非拋棄抵制全球化進程。

 

“目前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用一句古詩詞説就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張傑説,“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任何國家設置貿易壁壘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未來,中美貿易摩擦仍舊需要雙方進行理性磋商談判,在順應貿易自由化的基礎上謀求雙贏。

 

張軍認為,未來中美貿易摩擦的發展走向還有待觀察,但貿易戰不是世界各國願意看到的結果。“世界各國都有這種呼籲,希望中美兩國通過雙邊或者多邊談判達成新的貿易秩序。絕大部分人都希望這次高關稅政策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終結果。”

 

同時,與發展中國家的密切合作,將為中國長期應對貿易摩擦提供新出路。“未來,非洲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定不會錯過中國的開放所帶來的進步和機會,而中國將繼續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繁榮和增長提供更多機會。”南庚戌説,“10年前,非洲企業家出國投資最先想到的是美國,而現在他們首先想到的很有可能是中國。”(孫少鋒 高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