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躍候鳥飛麋鹿奔——湖南守護“洞庭三寶”呵護“長江之腎”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8-06 09:44:40 | 來源: 新華網 |
這是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攝到的小天鵝(2017年3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高溫已持續多日,洞庭湖的氣溫飆升至35攝氏度左右,湛藍無雲的天空倒映在明晃晃的湖面上。
早上6點,岳陽市東洞庭生態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們已經在東洞庭湖的雁子洲附近巡湖。“以前這裡有人偷偷挖沙,巨大的採砂船把湖洲挖沒了,把候鳥棲息地破壞了、江豚嚇跑了,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岳陽市東洞庭生態保護協會會長何大明告訴記者。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記者近日來到洞庭湖採訪時,腦中不由浮現出唐代詩人劉禹錫寫下的這句名詩。天空中飛過的夏候鳥、不時躍出湖面的江豚、洲灘蘆葦叢中飛奔的麋鹿,洞庭湖生機勃勃。
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位於長江中游,因其在凈化環境、調節水位、維持生態平衡方面的巨大作用,被稱為“長江之腎”。然而,勞動人口不斷增加,生産方式傳統粗放,對自然資源的暴力掠奪,在污染形態日益多樣棘手、長江流域江湖關係發生改變的背景下,洞庭湖生態及環境迅速惡化。
2012年,在較短的時間內,洞庭湖區域內陸續有12頭江豚死亡,引發廣泛關注。這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長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是長江水生生態系統的指示性物種。專家分析,食物資源匱乏、水質污染、挖沙破壞河床是導致江豚死亡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湖南自上而下發動省、市、縣、鄉、村五級幹部打“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衛戰”。實施“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專項行動”,制定“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環湖利劍”拉網式排查湖區工業企業,對洞庭湖區挖沙、種楊、非法捕撈、侵佔湖泊濕地、工農業污染和城鄉生活污染等突出問題進行全面整治,使湖區的生態環境得以改善。
農業農村部最近發佈的數據顯示,洞庭湖江豚數量約為110頭,數量有所增加。“從以前的急劇下降到現在的有所增加,證明洞庭湖的江豚發展發生質變,這讓我們這些天天巡湖、保護江豚的人非常欣慰。”何大明説。
洞庭湖環境的改善也吸引了更多鳥類的到來。湖灘築巢的藍喉蜂虎,草地裏歇在牛背上的牛背鷺,還有淺水中嬉戲的白鷺……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姚毅告訴記者,今年飛來洞庭湖度夏繁殖的候鳥達98種,不少種類是第一次來到洞庭湖。
一群自然野化的麋鹿在湖南東洞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活動(2017年5月10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洞庭湖中身世最傳奇的物種當屬麋鹿。它是我國特有物種、世界珍稀動物,曾一度在中國消失。如今,在洞庭湖濕地深處,在青草露珠之間,麋鹿種群不斷繁衍壯大。
除了政府行動,堅持不懈的環保宣傳教育使老百姓也積極投身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湖區村民丁明是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的一名志願者,他告訴記者,湖區有100多名保護協管員,發現麋鹿的任何情況,他們會第一時間進行保護並通知管理部門。
經過近20年的繁衍生息,洞庭湖區麋鹿種群被專家認定為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野化種群,其中東洞庭湖的麋鹿亞群是野化程度最高、最年輕、最有發展潛力的亞群。
“麋鹿、候鳥、江豚的保護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洞庭湖持續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姚毅説。(新華社長沙8月4日電 記者史衛燕)
相關新聞
- 2018-08-03中國“創造”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
- 2018-08-03西藏多措並舉支持非公經濟發展
- 2018-08-03內蒙古繼續加強與俄蒙等國的標準化區域合作
- 2018-08-03自貿港海南方案全面提速推進 十餘地競逐自貿港申建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