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少男少女“海青節”歌舞傳情

兩岸少男少女“海青節”歌舞傳情

 

台灣少數民族少男少女們身著民族傳統服飾載歌載舞。 張斌 攝

 

“我很喜歡福州,我今晚很興奮,很開心,那麼多人歡呼,很歡迎我們。”16歲的台灣賽德克族小姑娘曾心圓睜著圓圓的大眼睛,鼻尖上冒著汗。她剛剛和十來位台灣少數民族少男少女一起,在數千人面前表演了民族歌舞。

 

12日晚間,兩岸青年“攜手·同心”聯歡晚會在福州市舉行,為第六屆海峽青年節(海青節)主要活動收官。近千名台灣青少年和1500余名大陸青年齊聚福州市瑯岐島的海峽青年營地,載歌載舞。

 

兩岸少男少女“海青節”歌舞傳情

 

演出現場。 張斌 攝

 

賽德克族、阿美族、泰雅族……台灣少數民族少男少女們身著民族傳統服飾,跳起豐年祭特有的舞蹈。在《我們一起來跳舞》的古謠中,他們高呼歡唱,踢腿甩發,激起年輕的觀眾們一陣又一陣的歡呼應和。

 

當天晚上的演出,主辦方別出心裁地在海峽青年營地湖面架設出水榭歌臺,中心舞臺、九曲回廊和岸邊露臺,都是舞臺。冷焰火不時噴射,烘托青年男女出其不意地在每個可能的方向閃亮登場,帶來更熱烈的演出。

 

18名嬌嬌俏俏的閩劇花旦粉墨登場,一齣《梨花頌》激蕩夜幕。不少台灣年輕人已在此前的海峽青年節戲曲傳習活動中,被400年曆史的閩劇“圈粉”,手機拍照的亮光四下閃亮。

 

來自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的顏子妘和潘義昌和北京電影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的同齡人聯袂擔綱主持,從福州佛跳墻一路聊到福州魚丸,甚至點評起美團外賣小哥的好評率,“笑果”爆棚。

 

兩岸少男少女“海青節”歌舞傳情

 

演出現場。 張斌 攝

 

台灣青年舞團、台灣青年劇團和台灣台東大學音樂系的年輕人們和大陸高校學子們同臺獻技歌舞串燒。台灣戊己劇團曾登上大陸演藝節目名噪一時,當晚也帥氣現身,與閩都民俗“對對碰”,兼以台灣電音三太子助陣,演員的草根氣質和節目“率性自由”的接地氣風格相得益彰,讓瑯岐的這個夜晚格外歡騰。

 

龍華科技大學學生何盈璇和一群創夢市集的台灣大學生一起,在人群外支起一排桌子,售賣他們的文創商品,讓這場聯歡晚會帶上了“廟會”的趣味。個子小小的何盈璇站到椅子上,邊賣東西邊看戲,“真的很好看啊!”

 

和往屆不同,這一屆聯歡晚會演出並沒有邀請知名演藝人員。主持是兩岸學生、演員是兩岸年輕人、觀眾也是兩岸年輕人。最大咖的是他們自己,最耀眼的也是他們自己。歌舞的名字往往豪氣沖天:“青春我最大”“名揚四海”“活力無極限”,這場“自己的演出”意外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熱烈氛圍。

 

曾心圓和比她大一歲的同族小夥子陳怡光來自台灣中興大學附屬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這是他倆第一次離開台灣,也是第一次在這樣大規模的舞臺上,展示賽德克的民族文化。他們告訴記者,賽德克族有七首族語歌,是每個人都必須會唱的,“期待下次唱給大家聽”。

 

“部落孩子走出來,才會認識到多元文化的美,認識到自己文化同樣的美。”率台灣少數民族少年跨海而來的賽德克族人張淑珍説,“透過這樣夜晚,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團結的力量。”(中新網福州8月13日電 記者 林春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