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台北“偵探書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8-29 09:26:45 | 來源: 新華社 |
墻上挂著恐怖的骷髏頭,房間中央的桌子上,一個女性木偶露出詭異的微笑,一旁的留聲機低聲播放著古老的音樂。
這是位於台北市南京西路一條小巷裏的“偵探書屋”,周圍還零星開著幾家別的書店,生意有些平淡。老闆譚端47歲,參與過紀錄片製作,也曾從事翻譯和媒體類工作。2013年,他“突然想要做一個更有意思的事業”,因為翻譯過偵探小説,於是決定創辦“偵探書屋”。
“台北有各式各樣的書店,我得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他説,偵探懸疑小説題材很有趣,也很有深意。“社會上不能只有功利的東西,也需要文化層面的涵養。”
譚端心目中理想的書店,該有許多認同書店的人進出交流、彼此學習、認識朋友。他説,書店應該能讓創作者相互鼓勵,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受到啟發和找到靈感。
不過譚端的設想被現實潑了一桶冷水。近年來,隨著網絡和電子書的興起,台灣的傳統實體書店慢慢沒落。例如,台北重慶南路書街全盛時擁有100多家書店,如今卻只剩下10多家,而且還在減少。
“這幾年書店遇到不少困難,最嚴重的一次是三年前,因為預算不夠,賣書賺的錢太少,付不起房租,我只好變賣傢具和書店的一些古董來支撐。”他説,“有時一天只有一兩個顧客,生意很難做。”
譚端店裏很多書都是他花了大力氣“淘”來的,其中不少大陸出版的偵探懸疑小説是在“豆瓣”等網站上“淘”的。如今,“偵探書屋”藏書已達幾千冊,兩岸、日韓、歐美的作品都有。
“大陸出版市場大,資源豐富,一些小語種書籍也能出版,所以很多書我必須去大陸‘淘’。”他説,大陸的懸疑偵探小説雖然起步晚一些,但進步非常快,需求旺盛,人才也多,可説是“異軍突起”,這是台灣無法比擬的。
面對慘淡的市場,譚端想盡辦法讓書店生意好起來。“一開始我們只想賣書,後來發現只賣書的話會倒閉。”他説,為讓書店活下去,他和員工學習做飲料,還將書店出租拍電影和廣告。
“未來我們可能會考慮做民宿,把‘偵探書屋’打造成可以住宿的書店。”他説。
此外,譚端還經常上電臺節目,與聽眾分享他最新看過的書,以及對生活的看法。店裏還售賣指甲油、帽子、日曆等小物品。
“人都要在生活中找意義,而開書店推廣閱讀能讓我感覺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我相信,文學的力量能鼓舞生活中的每個人。”譚端説。(新華社台北8月28日電 記者鐘群 查文曄)
相關新聞
- 2018-08-09台北市選情不振 民進黨擬清理門戶禁“挺柯”
- 2018-07-23“文化台獨”消滅不了中華文化
- 2018-07-22台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工人淚訴:1年辛勞2分鐘被毀
- 2018-07-20張艾嘉:助年輕人實現藝術夢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