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新政被指為選舉急著推出 遭私營幼教抵制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8-30 16:04:41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灣行政部門首長賴清德7月底宣佈準公共化托育(準公托)政策,全臺私立托育機構、私立幼兒園一致決定不加入準公托。因私營者佔台灣幼兒園的近7成,一旦串聯抵制,將使賴清德的準公托政策難以推行。台灣學者指出,蔡英文當局為了年底選舉,急著要把這項政策推出,事前卻沒有跟業者溝通。
台灣幼兒園。台灣《中國時報》資料圖
為了應對台灣生育減少,賴清德7月底宣佈準公托政策,包括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也就是當局和符合條件的私立托育機構、私立幼兒園業者簽約合作,讓私營者變成公共托育的“加盟店”,當局補助近8萬個名額給2-5歲幼兒就讀,一般家庭每月自付金額僅4500元(新台幣,下同),和公立幼兒園的學費差不多,預計2022年可增為21.9萬個名額。
而根據台灣教育部門統計,2017學年度全臺共有6323家幼兒園,其中,公立2041家,私立共4282家,私立佔68%。
不過,私營幼教團體完全不認同這項政策,明確表示,全臺私立托育機構、私立幼兒園一致決定不加入準公托。因私營者想要加入準公托,必須同時降低收費、調高員工薪資。但是,幼教不是高利潤産業,又不像非營利幼兒園有來自政府的數百萬補助,“一定入不敷出”。此外,家長補助金是延後發放,孩子今年8月上幼兒園,當局11月底才會撥付補助,幼兒園如果沒有準備龐大的週轉金,就要先向家長收取全額費用,年底再退還。
私營幼教團體認為,台灣當局把非營利幼兒園當成準公托政策的收費與薪資標準,對私營者根本就是一個“保證虧損”的收費標準,因此他們一致決定不加入準公托。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主任洪福財表示,當前台灣對私立托育機構、私立幼兒園的需求增大,供應量卻不足,當局選擇非營利或準公托政策,但對私營者來説,他們看不到利益,“招生也不是當局幫我招,場地也不是當局給我的,家長還是慕我名而來,我跟當局一起推行公共政策,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
洪福財説,蔡英文當局為了年底選舉,急著要把這項政策推出,事前卻沒有跟業者溝通。何況私立幼兒園不是只有一個樣子,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對偏僻地區的私立幼兒園或許是一條活路,但是對台北市大安區等繁華地區的幼兒園就沒必要。(中新網8月30日電)
相關新聞
- 2018-08-27台灣學者和青年學子抨擊當局新修高中歷史課綱
- 2018-08-30臺胞:搭上改革開放快車
- 2018-08-29臺媒:臺不承認大陸執照等 致台灣人才單向流動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越南媒體發表署名文章2025-04-14
- 連發六大“靈魂拷問” 外交部駁斥美官員對華攻擊抹黑言論2025-04-14
- 海關總署針對中美貿易局勢最新回應2025-04-14
- 商務部回應美方豁免部分産品的“對等關稅”2025-04-14
- 數讀中越合作成就2025-04-14
- 兩岸和合,愛跨山海!無錫靈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開幕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