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助老兵兩岸尋親:用網絡結束歷史遺憾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9-03 10:41:50 | 來源: 新華社 |
颱風將至,八月的午後,台北長春路上一棟老舊公寓裏,一群人圍著輪椅上的老人,細訴73年的思念。
“一家人在一起真不容易。”九旬高齡的王淑蘭奶奶與從湖南跨海而來的11位親人一一握手,接受晚輩的問候。
看到這溫馨一幕,客廳一角的台灣女孩周思妤濕了眼眶。這是她負責的大陸“今日頭條”網站“兩岸尋親”項目的第34個成功案例。該項目致力於幫助海峽兩岸失散家庭團聚,累計已成功幫助54個家庭。
“我們在用科技彌補歷史帶來的遺憾,讓不可能變成可能。”周思妤説,能參與這個兩岸公益服務,在茫茫人海中幫分隔兩岸的親人圓夢,非常有意義。
王淑蘭生於1928年,年歲大了,只記得兒時最早住在湖南邵陽一個叫“烏鴉廟”的地方。當年抗戰軍興,她隨家人搬至湖南晃縣。後來父親離世,考慮到家計難持,1945年抗戰勝利後,她離家從軍,與家人斷了聯繫。1949年,王淑蘭隨軍來臺,結婚生子,再沒回過湖南老家。1987年兩岸恢復交流後,她也曾託人帶信或請人協尋,卻始終沒有親人的消息。
年紀越大,思鄉越切。“外婆告訴我,她很遺憾連為母親立個碑的機會都沒有。”王淑蘭的外孫柯力群説,“如能找到家鄉親人,我希望替外婆完成心願。”
今年5月4日,柯力群發出電子郵件向“兩岸尋親”項目求助。周思妤説,若按傳統方法實地走訪,循門牌號碼去找,那就是大海撈針。“所以我們把尋親信息整理好,5月7日就通過‘今日頭條’的地理推送,精準地‘彈窗’給湖南邵陽用戶。”
為加快尋親進程,項目組還把信息轉給湖南當地誌願者,請他們協助。“只用了25小時就在邵陽找到了王奶奶的親人。”周思妤説。
“真的謝謝你們了!我此生無憾了!”王淑蘭老人拉著周思妤的手説。
今年28歲的周思妤是土生土長的台灣新北女孩,並非大陸去臺老兵的後代。“一開始我不了解老兵的歷史,通過這個項目,慢慢了解那個大時代中很多小人物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太多曲折和流離。”她説,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老人們的晚年少點遺憾。
2013年臺大畢業後,周思妤進入媒體工作。跑教育新聞的她發現,越來越多大陸高校招收台灣學生。正好有朋友西進求學,她也思考:“我為什麼不試試呢?”
周思妤説,身為新聞人,總想去更多地方走走看看。“兩岸交流越來越密切,如果我能去大陸唸書、工作,對未來發展會更有助益。”
2015年,她考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讀研究生。她笑稱在北大遇到各地“學霸”,自己的進取心也因此被更大激發出來。
北大畢業後,周思妤應聘進入“今日頭條”的尋人項目,接手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幫台灣老兵尋親。
“除了前3個兩岸尋親案例不是我經手的,剩下的我都參與了。”周思妤説,老兵年事漸高,項目組同事常常是在和時間賽跑。
周思妤印象最深的是幫助一位90歲蘇州籍老兵找到兩個妹妹。兄妹們通過網絡視頻見面,臥病在床的小妹對著鏡頭説:“終於找到大哥了,好開心!”
當時天寒地凍,兄妹約定過完年春暖花開就返鄉團圓。可是,讓周思妤難過的是,86歲的小妹沒能等到春天到來。
周思妤感慨,老兵逐漸凋零,親情無法等待,要儘快幫助他們完成心願,不留遺憾。
隨著“兩岸尋親”項目在台灣影響力擴大,越來越多老兵後代聯繫求助。周思妤説,一開始她不太確定老兵二代對大陸親人還有多少感情,接觸後就發現,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想知道自己從哪來、根在哪。“這些‘尋二代’希望延續父輩這段跨越時空的兩岸親情,我也從中體悟到兩岸中國人的藕斷絲連、密不可分。”
沉沉的親情託付,讓周思妤愈加忙碌。今年她總共只回過台灣3次,除了春節與家人小聚,其他兩次都是為了幫助別人團聚。前一天從北京趕回新北,忙完王淑蘭奶奶一家的團聚,周思妤第三天又要返回北京處理另一個尋親項目。
那是一位98歲台灣老兵尋找在山東煙臺的孫女。老人癌症晚期,醫生説所剩時間只有半年。現在他的親人正趕辦手續準備來臺。
尋親的人越來越多,周思妤招募了兩名台灣實習生,他們都是老兵後代,也都在北大念研究生。他們踏著學姐走過的路,要一同見證更多的兩岸親情故事。
在北京3年,周思妤完成了學業,找到了工作,還收穫了愛情。唯一不太適應的就是胃,還是會思念家鄉的味道。
落日西垂,王奶奶家擺上了一桌子地道台灣風味。柯力群説,今天全家要好好吃個相隔73年的團圓飯。
周思妤低聲和眾人道別。她説,爸媽也在等她回家吃飯。新華社台北9月2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
相關新聞
- 2018-08-22台灣女生周思妤和一件“正確且溫暖的事”
- 2018-08-10“家鄉找到了,就會常回去”——二十余封家書鋪就跨越海峽的尋親路
- 2018-06-21川籍台灣老兵後代大陸尋親 了卻父親“回家”遺願
- 2018-06-06今日頭條利用移動互聯助力兩岸尋親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致賀信2024-11-12
- 藍廳觀察丨菲律賓出臺涉海“惡法” 包藏險惡用心2024-11-12
- 特寫:讓兩岸青年交流成為增進彼此認同的“良方”2024-11-12
- 殲-35A、嫦娥六號月背樣品、貨運航天飛機……本屆航展“亮點”紛呈!2024-11-12
- 電影出海!中國電影推動中美文化交流 為國際市場注入新活力2024-11-12
- 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中國角開幕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