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 風沙下消失的精絕古國

新疆博物館9月22日開幕的原創展“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週年成果展”,吸引了近萬人慕名前來參觀。300多件(組)文物,許多都是首次展出,再現了尼雅歷史文明的深厚積澱和滄桑變化。當聽説看到的錦護臂《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20年來首次展出時,來自山東的旅客于蕊興奮地喊:“太值了。”在新疆博物館裏擔任小講解員的周奧也推掉了輔導班的課程,和媽媽一起前來觀看。他説:“過去只在照片上看到過這件文物,也曾給許多觀眾講解過它,今天是第一次看到文物原件。”

 

尼雅,就這樣把自己曾經的繁華,展現在人們面前。

 

不為人知的尼雅

 

《漢書·西域傳》曾記載了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一個重要綠洲城邦聚落——精絕:“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驛長各一個。”

 

尼雅 風沙下消失的精絕古國

 

司禾府印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從這段不足百字的文獻記載來看,漢代的精絕國當時只是一個擁有400多戶、3000多人的城邦小國。但這個城邦小國和塔克拉瑪幹盆地周邊的眾多小國一樣,地處絲綢之路要衝,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度“商賈雲集,繁華富庶”。《漢書·西域傳》記載,東漢時期,精絕、小宛、且末被日益強大的鄯善國兼併。西元3至4世紀,精絕國在歷史中消失。

 

歲月就這樣埋藏了一切,千年後的1901年1月,斯坦因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遍地都是文物的地方。

 

那一天,從克裏雅到達尼雅巴扎的斯坦因,遇到了一件讓他興奮不已的事。他雇傭的馱夫告訴他,巴扎上一個農民手中有兩塊寫著不知道什麼文字的小木板。當看到這兩塊木板時,他驚呆了。原來木板上寫著他稍有了解的佉盧文。這是一種與西元前1世紀記錄的貴霜王朝時期流行的一種字體很相近的文字,隨著貴霜王朝的滅亡,它也幾乎成了無人能識的“死文字”。如今,它卻出現在塔裏木南緣的沙漠中,斯坦因相信,這其中一定有值得探尋的歷史故事。他很快請嚮導找到了埋葬于沙漠的尼雅廢墟。

 

他曾在考察日記中描述,剛到尼雅廢墟,在上廢墟斜坡時,他就撿到三塊有字的木板。到了坡頂,他在一處居室內發現佉盧文木板到處散棄……僅在第一天,他就得到了當時古文字研究者所見過的所有佉盧文的總和。

 

第一次進入尼雅,斯坦因整整工作了16天,他帶走的佉盧文木牘有700塊,漢文木簡58件,加上其他各種文物,以及他在尼雅附近廢墟中獲取的珍貴文物,整整裝了十幾箱子運往英國。

 

尼雅 風沙下消失的精絕古國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從1901年至1931年,斯坦因先後四次進入尼雅遺址,盜走了遺址中大量珍貴的文物。

 

斯坦因在考察日記中陳述,1931年,第四次進入尼雅時,他得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線索。那次尼雅之行,雖然一路有人監管,但斯坦因使用各種辦法,讓隨從在尼雅廢墟中獲取了26枚漢代木簡。就是在這些木簡中,他發現了期盼已久的記載,一片木簡殘文中有“漢精絕王承書從……”字樣。這些字無疑肯定了木簡出土的廢墟就是精絕王國的住地,而尼雅遺址就是《漢書·西域傳》中的精絕國故地。

 

找到尼雅遺址

 

斯坦因帶著大量珍貴的文物離開了尼雅,這片沙漠城邦恢復了平靜,直到20世紀50年代後期,新疆考古人員才再次踏上這裡。但那次只是調查,沒有做更多的考古發掘,只是確定了尼雅遺址的位置,這為後來的考古發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8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尼雅遺址的考古被提上日程。作為新疆文化領域首個對外合作文物考古預備開展的項目——中日尼雅考古合作考察,成為國務院批准的我國首個國際合作考古項目。

 

參與當年考古發掘的新疆博物館館長于志勇説,當年的情況很艱難,30公里的路,騎駱駝要走3天。沙漠裏找不到任何可以標注方向的地方,但大家信心很足。從1988年到1997年,共進行了9次大規模的尼雅遺址考古發掘。不僅探索了中外聯合考古的新路徑,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可以這樣説,尼雅考古合作是迄今為止在新疆,乃至全國起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合作規模最大,科研成果最多,涉及學科領域最廣泛的考古發掘項目。尼雅遺址考古也是新疆首個獲“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綠洲城邦聚落遺址。

 

在發現的眾多文物中,保存極為完好的精美絲、毛織物衣服,隨葬的用器,從東、西方來到這裡的裝飾物,清楚地呈現了沙漠深處精絕王室成員們的生活情況。佛寺墻壁別具特色的壁畫,一般居室的佈局,隱匿在胡楊、紅柳叢中的圓形土城,距離王室住地不遠的窯址、殘碎的珊瑚枝、玻璃片……都向人們展示了精絕繁華無比的生活細節。

 

就如我們在展覽上看到的一樣,雕在木板上的佛像,精美的毛絲圍巾,鞋、帽等生活用品,還有寫著“王”字的流口陶罐,都令人想像不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這座小城,怎麼如此繁華。

 

尼雅 風沙下消失的精絕古國

 

四獸紋銅鏡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珍貴的文物與警示

 

用“目不暇接”來形容尼雅遺址出土的文物,一點也不過分。考古人員在尼雅遺址發現了大量珍貴的木器,精緻的織錦,印染精美的棉布,各式各樣的飾物,珍貴的木簡等。在這些珍貴的出土文物中,還有一枚1959年調查時發現的炭精刻“司禾府印”。大規模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寫有“延年益壽大宜子孫”字樣的錦雞鳴枕,“德”“宜”“子”“生”字樣的錦帽,“元和元年”字樣的錦囊和那件寫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錦護臂。

 

當時就在現場的于志勇回憶:1995年10月12日,他們發現了一具裸露在外的木棺後,開始發掘。14日打開木棺時,他從剛剛露出的縫隙裏,一眼就看到了這塊色彩鮮艷無比的錦護臂。

 

考古人員根據發現的文物以及史料分析,當時的精絕居民根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開展農牧業、園藝果蔬的生産。他們也發展制陶、皮革、釀酒、毛棉紡織、房屋土建、金屬冶煉加工、裝飾品製造等工業。通過上述這些生産,他們的基本生活能夠得到滿足。

 

考古人員根據墓葬出土遺物分析,精絕國居民的農業種植,主要是小麥、大麥、小米,此外,也種植一種叫蔓菁的蔬菜,他們的畜牧業則是飼養駱駝、馬、牛、羊等,羊肉是他們平時最重要的肉食來源。考古人員在精絕王室墓葬中發現,一個木盆上放置著羔羊腿。他們分析,這羔羊腿應該是精絕人當年最珍貴的食品之一。

 

從尼雅古墓群中出土的杏、桃、李、葡萄的核和果幹來看,這裡的居民還種植水果,考古人員還曾在遺址南部發現一處面積1500平方米的葡萄園遺跡。

 

釀酒業在精絕也很受重視。考古人員在不少房屋遺址中發現盛酒的陶甕。在不少佉盧文中還有催繳酒稅的文字記錄。有一件文書甚至記錄,所收的酒稅,竟被管酒的稅吏自己偷偷喝完了。

 

尼雅 風沙下消失的精絕古國

 

矩形佉盧文木牘。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精絕到底為什麼會消失呢?眾多的考古發現也給出了答案。由於生存環境嚴酷,精絕人為了阻擋風沙,用粗大的胡楊木作為房屋的主要框架,再以蘆葦、紅柳條編織成墻,在墻上薄敷泥土,或者在墻外再編織籬笆,在房屋外種植樹木避沙遮陽。精絕可以説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結構城市,可想它使用的樹木會有多少。

 

正是這種無節制的砍伐,造成精絕的樹木日益減少,直接導致水源更為減少。出土的第368號文書提及,由於河渠已沒有水,致使耕地得不到灌溉,國王只好親自出面干涉水的分配。第482號佉盧文書上記載,精絕居民之間出現砍樹風波後,國王為了制止這一行為,下了一道敕諭:“活樹嚴禁砍伐,違者罰馬一匹;哪怕只砍了樹的枝杈,也要罰母牛一頭。”

 

因為不時降臨的沙塵暴,加之人類對自然的破壞,精絕最終消失了。雖説他們出臺了最早的“森林法”,實施了嚴格的懲罰制度,還是沒有抵抗住大自然的懲罰,永遠消失了,這給了後人更多的警示。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28日 09版)(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