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居民居住證申請者已逾8.2萬 黃柳權:制度頗受歡迎

在11月號香港《紫荊》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受訪指出,從9月1日開始實施至10月24日,已有8.2萬餘名港澳居民申請了港澳居民居住證,其中香港居民接近7萬人。這説明港澳居民居住證制度頗受港澳居民歡迎。

 

黃柳權表示,實施港澳居民居住證制度,是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便利,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

 

他特別提到,《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第3條規定,港澳居民居住證登載的信息,有一項叫“公民身份號碼”,香港、澳門居民公民身份號碼地址碼分別使用810000、820000。這是內地首次在法律上明確港澳居民編制公民身份號碼,而且是按國家標準編制,與內地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編制。

 

關於廣受關注的稅務問題,黃柳權介紹,港澳居民居住證是港澳居民在內地的法定身份證件,是享受有關權利、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的有效憑證,與相關稅收規定沒有對應關係。稅務部門不會以港澳居民是否領取港澳居民居住證作為確定其在內地納稅問題的認定依據。為保持政策穩定性,下一步在落實新個人所得稅法時,將考慮繼續對境外人士包括港澳臺人士作出優惠安排。

 

他同時坦言,持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一些公共服務機構或商業機構暫時無法被識讀的問題確實存在。相信在相關係統和軟體升級後,港澳居民居住證將在政務服務領域、公共服務領域和互聯網服務領域得到廣泛便利應用。

 

黃柳權説,隨著港澳與內地交流合作的日益深化,類似的支持港澳、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會陸續有來,或者在港澳居民工作、生活較多的地方先行先試。下一步,中央有關部門會繼續研究,總的原則是,要盡可能為港澳同胞在內地發展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和環境。(中新社香港10月31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