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貿帶動沿邊國家共同發展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11-01 10:55:42 | 來源: 人民日報 |
從俄羅斯進口的木材。本報記者 柯仲甲攝
卡佳在倉庫裏檢查木材。本報記者 柯仲甲攝
遊客在滿洲裏互市貿易區購買俄羅斯套娃。本報記者 吳 勇攝
雅羅夫展示公司的俄語門戶網站。本報記者 吳 勇攝
廣西東興中越邊民互市便民浮橋。資料圖片
“希望有更多的中俄合作夥伴來這裡落地生根”
“剛到了一批國外烘乾的樟子松板材,品質特別好!”在綏芬河見到俄羅斯90後姑娘卡佳時,她正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客戶交談。卡佳是俄羅斯一家大型木材公司的員工。2012年她被派到綏芬河擔任中國區域銷售經理,負責産品銷售、市場拓展、客戶聯絡等工作。“我們的原木和板材産品直接從俄羅斯出口到綏芬河口岸。現在公司每年80%的外貿業務都在中國市場。”卡佳説,公司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業務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增長。
綏芬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是牡丹江市下轄的縣級市,也是中國第三大鐵路口岸和黑龍江省最大的公路口岸。綏芬河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距離俄遠東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只有210公里。1992年綏芬河被黑龍江省批准為通貿興邊試驗區後,這裡的邊境貿易迅速升溫。
“那年大學剛畢業,聽人説這兒‘欠欠’很賺錢,沒多尋思就來了!”上世紀90年代初,哈爾濱人張晶華來到綏芬河尋夢。當地人説的“欠欠”就是英語“交換”的意思。“用繩子一攔,大家各站一邊。看上了什麼東西,就喊著‘欠欠’,拿自己的東西和對方換。”張晶華説,她來到綏芬河的時候,正是“以貨易貨”的傳統貿易方式即將告別歷史舞臺的年代。
“‘欠欠’雖然簡單便利,但是存在管理無序問題和治安隱患。”綏芬河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這些問題引起了當時管理部門的重視,決定建立一個市場,便於管理和長遠發展。1991年,綏芬河第一個專業的邊貿市場青雲市場正式成立。隨著綏芬河在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提前“卡位”的青雲市場就像其名字一樣“青雲直上”,市場內560個攤位釋放出巨大的活力。這裡成為中俄邊境線上最活躍的商貿市場之一。
張晶華看到了機遇。1995年,她在青雲市場附近租了一間小店面,做起了面向俄羅斯市場的汽車配件出口生意。深耕這個行業20多年,如今她已是綏芬河布斯特集團的董事長,公司産品覆蓋俄羅斯近百個大中城市,深受客戶青睞。
俄羅斯人廖沙是俄羅斯堪察加的汽車配件銷售商,也是張晶華最大的合作夥伴。“上世紀90年代我們還是一家小店面時,廖沙就來採購産品了。一開始的量也不大,我們店面裏有什麼他就買點什麼,自己扛著包運回俄羅斯去。”張晶華説,廖沙的店面幾乎和她的店面同步壯大,“後來他的規模越做越大,一次進口價值上百萬元人民幣的貨。自己也不再扛包運貨了,都是直接通過物流清關出口。”受益於綏芬河的沿邊開放政策,廖沙的生意迅速發展壯大。
現在,廖沙的企業擁有一個汽配批發中心和40多間汽修店舖。他現在來綏芬河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一年也就一兩次。採購的貨物數額卻越來越大,一年能達到50萬美元。廖沙也會根據俄羅斯消費者的喜好,向張晶華下訂單定制汽配産品。“做了這麼多年的俄羅斯市場,我們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前些年在綏芬河建設了自己的工廠,自主設計、生産汽配産品,滿足個性化訂單的需求。”張晶華説。
張晶華和廖沙這一對中俄合作夥伴攜手並進的創業史,是綏芬河口岸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從扛包過貨到物流清關出口,從單一的商品貿易到生産加工落地,獨特區位優勢再疊加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互市貿易區、整車進口口岸等國家開放政策,綏芬河作為中國對俄經貿的重要窗口和“一帶一路”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關鍵節點的作用越來越顯著。2017年,綏芬河口岸過貨1140萬噸,歷史性突破1000萬噸;口岸過客108萬人次,創8年來最高。
卡佳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公司10年前來到綏芬河開拓中國市場時,每個月出口到中國的木材只有1700多立方米,現在每個月已接近5萬立方米。公司出口到中國木材的多半都直接銷售給綏芬河本地企業,剩下的才銷往中國各地。“綏芬河是中國最大的俄羅斯木材進口集散地,木材産業鏈條很完備。本地木材加工企業就有好幾百家,市場很龐大。”卡佳説:“一家原本在天津的木材加工企業,因為這裡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與我們建立的穩定合作關係,特地把工廠搬到了綏芬河。”卡佳頗為自豪。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綏芬河口岸貿易的新業態、新模式方興未艾。“我和廖沙以及另一位俄羅斯合作夥伴安德烈一起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設了‘海外倉’。他們提供土地、建設倉庫,我提供産品。”張晶華告訴記者,通過這樣一種合作方式,俄羅斯的合作夥伴通過互聯網銷售,産品就可直接從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外倉”發往俄羅斯各地。除了出口,綏芬河從俄羅斯進口的食品、日用品等産品也通過互聯網電商實現交易。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僅2017年一年綏芬河就發送了跨境電商包裹21萬件,交易額近1600萬美元。
如今,在綏芬河的大街小巷走一走,就能感受到口岸貿易給這座小城帶來的經濟活力。不大的城區裏,密密麻麻遍佈著各式各樣、挂著中俄雙語招牌的商店。卡佳説:“我看好這裡的邊貿發展,希望有更多的中俄合作夥伴來這裡落地生根,與我們攜手成長。”
“我們的邊貿生意會越來越好”
北接俄羅斯,西鄰蒙古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滿洲裏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也是中國環渤海地區通往俄羅斯以及東歐最便捷和重要的陸海聯運大通道之一。在中俄邊境線上,1992年批准建設的位於滿洲裏西端的中俄互市貿易區目前已成為以外向型為主的經濟新區,邊民貿易、金融服務、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國際會展、跨境電商等産業競相發展,煥發出蓬勃的活力。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滿洲裏還基本沒有進出口企業。“隨著邊境貿易優惠政策的落地,滿洲裏的外貿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當時邊貿企業繳納的增值稅佔地方增值稅總額的70%以上。”滿洲裏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工作人員介紹:“活躍的邊貿使得一些銀行紛紛到滿洲裏開展國際金融業務,為邊貿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金融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46歲的德米特裏·雅羅夫是一位俄羅斯國際貨運代理商。“公司目前90%以上的業務量是從中國到俄羅斯的出口貨運代理,儘管近年來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我們的業務量還是逐年增長。”雅羅夫説。
本世紀初,雅羅夫第一次來到滿洲裏,此後10多年間每年都要往返中國多次。雅羅夫説:“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量明顯下滑,但俄中之間的貿易卻沒受到多大衝擊。中國的經濟發展使得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繼續堅挺,這就讓我更加堅定了做中國市場外貿生意的信心。”
今年9月,雅羅夫的中國合夥人瑟樂扎布在廣州籌建分公司。此前,他們公司經營的業務主要是將汽車配件、兒童遊樂設施等大宗貨物出口到俄羅斯。瑟樂扎佈告訴記者,近兩三年跨境電商迅猛發展,中國小商品在俄羅斯的受喜愛程度也越來越高,他們經手的國際貨運代理業務也開始覆蓋進口自中國的小商品。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俄羅斯成立一家公司,為客戶提供貨運代理上門服務。”最近的一個多月裏,雅羅夫正忙著建設公司的俄語門戶網站。通過網站,俄羅斯客戶可以在網上購買中國商品,實時查詢貨物從接運、報關、運輸、清關到最終送貨上門的進度。雅羅夫點開網站演示:“你看,只要在中國的網站購買了商品,就會自動彈出選擇貨運代理公司的頁面,相比過去既節約了時間成本,也更加規範了。”
隨著中俄邊貿的不斷發展,不僅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客戶購買中國商品,也有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商品進入中國。在滿洲裏中俄互市貿易區,琳琅滿目的俄羅斯食品、玩具、裝飾品吸引了許多客戶駐足。大廳裏,中俄兩國的生意人、顧客人來人往,很是熱鬧。每年,在滿洲裏新註冊的中小企業就有100多家。
“任何産品的進出口都離不開國際貨運代理。隨著俄中關係呈現更加積極的發展勢頭,在能源、農業、科技創新、金融等領域展現更加實在的發展成果,我們堅信,我們的邊貿生意會越來越好。”雅羅夫説。
“在這裡做生意有奔頭”
“中國東興是我的第二故鄉,也是我夢想實現的地方。”來自越南芒街市的商人吳英雪説道。上世紀90年代初,聽朋友無意間説了一句,“對岸的中國東興發展得不錯”,她就帶著女兒來到中國。
一開始,吳英雪找了耕地種菜、幫人打短工的活兒,慢慢站穩腳跟後,吳英雪從老家芒街買了帽子、綠豆糕、椰子糖等越南特産,挑到東興做起了小生意。“那時連進貨都沒有本錢,只能先賒賬,賣完再還錢。”
往來越南和中國的次數多了,吳英雪發現越南民眾很喜歡中國的盆景,於是她又做起盆景生意,仙人掌、芍藥、綠蘿、紅掌……她將這些盆景從東興運到越南銷售,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生意越做越好,她又在東興開起了“英雪果汁店”。每天早早開門營業,果汁要新鮮,要原汁原味;咖啡要講究越南風味,純正濃郁;價格要適中,能讓大多數人消費得起。如今,吳英雪的越南果汁店在當地小有名氣,第二家、第三家分店也相繼開張。
吳英雪的女兒金芳從小在中國長大,更是將這裡當作故鄉:“中國給我的感覺很親切。小時候在東興讀書,一直受到老師的愛護。同學們對我也很好,現在我們還經常聯繫。”長大後,她把家安在了東興,和媽媽一起打理果汁店。
在東興生活了近30年,吳英雪目睹了東興由於中國與東盟國家加強交流合作而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剛來東興的時候,這裡只有幾條街道,人和貨物都很少。現在東興變了樣,吃、住、遊和購物都非常方便。”
中越邊貿的發展也改變了東興市江平鎮“京族三島”上許多人的生活。“京族三島”是京族人主要生活的中國澫尾、巫頭、山心三島。“改革開放前,我們過得很艱辛,一家五口擠在不足50平方米的瓦房裏,每天起早出海捕魚,一家人仍然吃不飽飯。”曾在島上生活的劉福珍回憶。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與越南僅一水之隔的京族群眾在種田和捕魚之餘,做起了邊貿生意。劉福珍也靠著借來的一些錢,做起了煤炭貿易。隨著旅遊業、海産品加工業等相繼興起,三島居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一系列政策助推了中越邊貿發展。東興利用國家給予邊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貨物全免關稅和環節稅”的優惠政策,開通運營東興進境水果指定口岸和中越互市便民浮橋;針對企業用工困難、用工成本較高的情況,探索跨境勞務模式,從越南引進勞工,當地31家試點企業聘用境外勞工超過6800人。作為“一帶一路”南向通道的重要支點,2017年東興口岸進出境人數996.5萬人次。
如今,中國東興和越南芒街在北侖河的兩岸各規劃10平方公里左右的特殊監管區,建設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在這裡做生意有奔頭,我很珍惜在中國得到的美好生活。”吳英雪説。(本報記者 柯仲甲 吳 勇 劉華新 龐革平 陳義才)
相關新聞
- 2018-10-29邊貿城鎮:因改革開放而興
- 2018-10-26商務部:前三季度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771.5億美元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