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1987年12月1日下午,深圳市政府舉行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活動,敲下新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  新華社記者 程至善攝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全國首張外資投資負面清單。清單以外領域設立外資企業時間由1個月縮短至3天。  李靈娜攝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上拍攝的新中國第一號博士學位證書。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上拍攝的改革開放後第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  新華社記者 李 鑫攝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圖為小崗村農民按下紅手印的“大包乾”契約。  (資料照片)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上海浦東開發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從1990年開始的28年來,過去的一片農田變成了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國際金融中心,數十個全國“第一”在浦東産生: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個“區港一體”的保稅港區——洋山保稅港區……今天,浦東的地區生産總值已經從開發開放之初的60億元增長到接近1萬億元,經濟總量翻了160倍。  圖為2013年10月29日拍攝的通往上海自貿區的大道。  新華社記者 凡 軍攝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以全體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並通過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于當年12月11日生效。  圖為2001年11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簽字儀式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  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攝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性大都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漁民村坐落于深圳河畔,從上世紀70年代水草飄零的漁船人家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一個“萬元戶村”,如今已經變成載入高科技設備實現智慧化管理的現代社區。  圖①:上世紀80年代初的深圳漁民村。  (資料照片)  圖②:畫面前面的高樓為現如今的漁民村。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改革開放40年:那些年 那些個“首次”

 

圖為觀眾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上參觀上海陸家嘴的沙盤模型。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改革開放後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全國首張外資投資負面清單、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那些“首個”“首次”,成為了改革開放偉大歷程的精彩注腳。大到國家、城市,小到你我的家庭,都在這樣一個個“首次”之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匯集成改革開放40年極不平凡的歷史進程,造就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