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知識産權專家共談“合作再出發”

28日,在廈門舉辦的“兩岸知識産權合作再出發”座談會中,兩岸的知識産權律師和專家表示,兩岸知識産權合作將大有可為。

 

新華國際知識産權(廈門)事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敦仁感慨道,“正是因為乘上了改革開放的浪潮,以及國家在知識産權政策的逐步落實,才讓我們得以參與市場上的競爭,並走到今天。”

 

25年前,沈敦仁從台灣來到廈門,創辦了福建首家兩岸民間合資的知識産權機構。“當時申請批文非常困難。然而25年後,我們從7個人成長為有近300人的代理機構,我感到非常驕傲。”

 

沈敦仁坦言,這也得益於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場的不斷擴張。“在這裡,我們能接觸很多不同類型的案子,在服務中本身也得到成長。”沈敦仁介紹,如今,知識産權策略越來越受到政府重視,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知識産權相關的多元化産業。作為知識産權機構,沈敦仁及其團隊也開始涉及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企業專利佈局等工作。“這都是以前碰都沒碰過,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沈敦仁以他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個人看法。“兩岸的品牌可以加大串聯合作;兩岸的創新團隊也可以合作,共同提高企業專利品質,幫助一些大陸的企業儘早擁有高價值專利。”

 

台灣冠綸國際法律務所合夥人林攸彥也認為,面對當前市場,兩岸可以“合作再出發”。除此之外,利用“一帶一路”倡議,通過企業並購方式,也可以讓很多企業找到更大的機遇。(黃咏綢 李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