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期待“雙城論壇”帶個好頭:希望能成為兩岸開展交流的新範例

上海和台北的“雙城論壇”即將於本月20日在台北登場。對於這場選後兩岸互動的“起手式”,島內相當期待,希望成為接下來高雄、台中、新北乃至其他藍營縣市與大陸開展交流的新範例。

 

由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副主任李驍東等7名上海市政府官員所組成的“踩線團”,9日飛抵台北。據聯合新聞網報道,對於這趟“踩線之旅”,李文輝表示,主要就是和台北市政府交流,討論“雙城論壇”的內容,另外也看一下接下來安排的參訪場所,就是“踩線”。台北市政府介紹説,“踩線團”除了會依照論壇題目進行參訪外,也會安排參訪公共住宅、市場改建和環保等。10日,他們將和台北市長柯文哲會面。

 

對於這次的“雙城論壇”,柯文哲直言,延續過去的基礎。媒體追問這次是否會重提“兩岸一家親”,他回應説,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他還稱,願意邀請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來台北參加論壇。不過據中時電子報報道,韓國瑜9日表示無法出席。

 

實踐大學副教授賴岳謙分析稱,今年“雙城論壇”是選後各縣市所辦的第一個兩岸城市論壇,各縣市首長都在看柯文哲會怎麼辦;進一步來説,國民黨籍縣市首長大都表示接受“九二共識”,而柯文哲在“兩岸一家親”的定調下,正可以給綠營首長作為未來和大陸進行城市交流的參考。《中國時報》9日回顧稱,“雙城論壇”今年邁入第9屆,前8屆雙方總計簽署30項協議暨合作備忘錄,其中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2010年首屆論壇促成台北松山機場和上海虹橋機場直航。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兩岸關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認為,“雙城論壇”正好在選後起到帶頭示範作用,他看好兩岸城市交流趨勢方興未艾。他舉例説,過去大陸與台灣南部的交流比較少,未來可以有更多層面的互動,像高雄港二三十年前位列全球前五大經濟港,伴隨“一帶一路”的發展需求,高雄具備重要的運輸價值優勢。

 

民進黨當局的態度也有轉變。聯合新聞網稱,這次上海臺辦人員來臺獲陸委會批准,被外界視為蔡當局對台北市政府和上海釋出善意。《旺報》9日分析稱,兩年多來,兩岸在多個領域的交流遭遇中斷、順延、降級,快成了新常態;但在“九合一”選舉後民意翻轉,藍營一舉拿下15個縣市,城市交流將是未來大陸對臺工作重心,而此次“雙城論壇”極具指標意義,“像是兩岸關係的溫度計,對接下來的其他兩岸城市交流,具有示範作用”。文章稱,對大陸而言,對兩岸城市交流基本持正面看待,但必須在對方有“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對蔡英文當局而言,選舉結果揭曉後,即便嘴上不承認,但或多或少也認識到民眾對兩岸政策的不滿,因此對照陸委會此前拒絕上海臺辦領導入境,這次大方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