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定向 和平統一在路上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馬曉葉):對於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講話》全面闡述了中國共産黨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是指引新時代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宣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基本思路、重點任務和前進方向,將成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里程碑。

 

楊幽燕認為,《講話》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的主張令人精神振奮、豁然開朗。它既堅持繼承我黨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又提出了在新時期具體政策主張,意義重大,內涵深刻且具善意、新意與創意,豐富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這也是黨的十九大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指引下對臺工作的又一新作為,將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産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楊幽燕説,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繼承性——牢記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堅持推進祖國實現和平統一。新中國建立後大陸始終未放棄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1955年周恩來總理提出:中國人民解決台灣問題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1963年周總理將毛主席的有關思想概括為“一綱四目”。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大陸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主張和“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而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講話》明確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這與70年來大陸一直探尋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不懈追求一脈相承,與《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後確立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一脈相承,與進入新世紀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發展與改革開放的戰略目標、基本方略一脈相承。

 

原則性——把握兩岸關係的核心,堅守一中原則的立場與底限。《講話》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核心,明確兩岸商談必須建立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台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指出“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

 

針對性——指點迷津,糾偏糾錯,為兩岸關係發展引航定向。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致使兩岸商談與官方接觸停擺,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勢力還時常鼓噪民眾説台灣的身份地位被“矮化”、統一是被吞併等。另外島內一直有一種聲音主張兩岸關係 “只經不政”。這次講話指出 “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早日解決政治對立,實現臺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願景”,“我們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明確指出兩岸關係的癥結所在,直面政治分歧、破解政治難題的立場十分清晰。《講話》指出 “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就是針對這些既有錯誤觀念,消除台灣社會的恐懼,讓台灣社會了解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的意義與必然性、必要性與可行性。

 

包容性——面向廣大台灣人民展示最大誠意。面對 “一國兩制”在台灣被污名化、社會普遍存在的疑懼心理,《講話》用“五個充分”解疑釋惑,以大陸最高領導人的身份對“兩制”台灣方案作出政策宣示與承諾。比較2014年9月習總書記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的談話,“‘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這次講話增加了新的內容, “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産、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既有統一前後的階段性區別,內容上也更加細緻、全面、廣泛和開放,且更有溫度,這將有利動員團結廣大台灣民眾心向統一、投身統一。

 

創新性——“ 兩制”台灣方案與“民主協商”首次出現。“兩制”台灣方案的提法既表明在台灣實行“一國兩制”是我們的大政方針,不會改變也不容質疑,又顯示 “兩制”的具體方式與內容與香港和澳門有所不同,會體現台灣的特殊性。《講話》“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民主協商”是新主張,提出 “民主協商”體現了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初心與目標,體現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體現了大陸自身發展將越來越具備引領和塑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能力與實力。這個主張勢必“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裏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裏人商量著辦”的感召下,“民主協商”將成為打開兩岸僵局的鑰匙,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將會積極參與到祖國統一的光輝事業中,為“兩制”台灣方案貢獻聰明才智,從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活水與動能,使和平統一的實踐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