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家:“一國兩制”乃灣區最大制度優勢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2-20 15:00:44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18日出臺,多名港澳政經界專家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綱要為三地多元差異轉化為共融優勢創造眾多可能性、打開突破口,而“一國兩制”所保障的大灣區多元制度格局,是區域發展的最大制度優勢。
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學術委員鄂志寰認為,港澳地區在醫療、旅遊、貿易、物流、法律、會計、商業管理、餐飲、博彩等現代服務業方面優勢顯著;珠三角城市則擁有較好的産業基礎和創新環境,應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是廣東省的強項。
如何將三地各自優勢共融發展,一直為各界所關注。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認為,“三地的優勢互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綱要為粵港澳融合發展創造很多可能性,未來三地將在其指導下展開全方位合作,也將融合水準提升到新的層面,“邊界會慢慢變得模糊,但‘兩制’將依然存在。”
逾2.7萬字的綱要涵蓋11個章節,提出數以百計的具體目標。雖然是綱領性文件,但其內容觸及範圍之廣,仍超出此前外界預期。以經濟金融領域為例,鄂志寰認為,綱要不僅對經濟發展、産業佈局提出眾多具體要求和目標,甚至為三地融合打開突破口。
“譬如綱要明確規定,將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逐步擴大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範圍,可見人民幣跨境使用有望成為三地貨幣發揮共融優勢的突破口及金融融合的切入點。”鄂志寰稱,目前區內跨境人民幣業務十分活躍,綱要將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流動和夯實跨境人民幣業務基礎,有助實現三地金融融合。
有了可能性及突破口,在共融過程中,專家均強調堅持“一國兩制”原則的重要意義。事實上,綱要明確指出,建設大灣區要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起來。
“‘一國兩制’所保障的大灣區多元制度格局,是大灣區發展的最大制度優勢。”鄂志寰直言,“一國兩制”將有助港澳利用其制度優勢與內地城市互補,將其金融、法律、會計、物流等專業服務輻射珠三角城市,進而帶動整個大灣區的發展,同時也為大灣區對接國際規則提供更加靈活的制度安排。
譚惠珠追述,早在1980年代,《基本法》明確“一國兩制”內涵,國家也早已賦予香港角色,即利用“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保持香港在生活方式、人才培訓及經濟活動等各方面中西薈萃的優勢,提升國家在國際社會競爭力和影響力。以現時綱要看來,這是相當有遠見的。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認為,制度差異並非是共融障礙,世界上其他地區也有存在制度差異的區域,也可以進行自由貿易及經濟合作。看待區域發展的時候一般均會考慮什麼會阻礙生産要素的流通,而綱要中已有所提及將如何促進灣區內生産要素的流通。
“反而‘一國兩制’一定是香港優勢,”他表示,“一國兩制”讓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能夠發揮其獨特性及制度優勢。綱要其實是要規劃大灣區成為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及創新能力的地區,“這是一個很高的層面,香港利用‘一國兩制’優勢確立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能夠協助大灣區與國際接軌。”(中新社香港電 阮曉)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