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基本搞清大氣重污染存在三大影響因素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3-12 15:13:41 | 來源: 新華網 |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11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説,大氣重污染三大影響因素“基本搞清楚了”——污染排放、氣象條件、區域傳輸,其中污染排放是主因和內因。
他介紹,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設立約一年半時間,預期今年年底全部結束。項目集中了全國近兩千名一線專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大氣重污染成因有了基本説法,項目結束後將正式發佈。
李幹傑表示,大氣重污染成因及來源有三個方面:
——污染排放是大氣重污染的主因和內因。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是污染排放的四大來源,佔比達90%以上。硝酸鹽、硫酸鹽、銨鹽和有機物是PM2.5的主要組分,佔比達70%以上。
——氣象條件對大氣重污染的影響也非常明顯。“風速低於2米、濕度大於60%、近地面逆溫、混合層高度低於500米,這樣的天氣極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氣。”
——區域傳輸方面,以“2+26”城市為例,相互之間的影響平均為20%到30%,重污染氣象天氣發生時,可能達35%到50%,個別城市可能會達60%到70%。“相互之間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必須要實施聯防聯控。”李幹傑説。(記者申鋮、高敬)
標簽:
相關新聞
- 2019-03-122018年我國共完成造林707.4萬公頃
- 2019-03-12讓奔涌的活水匯成高品質發展的大海——從全國兩會看奮進中國的發展活力
- 2019-03-12中國釋放更多市場紅利
- 2019-03-11鹹潮期結束 內地向澳門供水安全穩定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