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中美兩國關係向前走的大趨勢不會、也不應該改變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3-15 14:19:22 | 來源: 新華網 |
3月1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採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採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彭博新聞社記者:
過去幾個月關於中美關係的報道多數集中在貿易,以及中美兩國是否能達成有關協議上,或者是集中在關於技術的問題上。美國告誡其他國家,不要使用中國的電信設備,因為這可能被用來對其進行監視。似乎,中美建交40年以來,現在兩國關係當中的猜疑和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重。總理先生,我想問您的問題是,您如何看待現在的中美關係,您對中美關係未來的走向持何看法?您能否簡單談及目前中美面臨的一些具體的衝突點?比如貿易問題,什麼樣的貿易協議中方可以接受,什麼樣的不能接受?在技術問題上,中國政府是否會迫使中國的有關企業幫助其監視他國?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你對背景的描述和提出的問題都比較多,你自己做了一個歸納,就是到底中美關係現在怎麼樣,未來怎麼走?
我認為,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關係可以説是一直向前,取得了豐碩成果。在這個過程當中曲折不斷、風雲變幻,但是向前走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因為中美兩國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我們的共同利益是遠大於分歧的。中美之間保持穩定的雙邊關係,不僅有利於雙方,也有利於世界。我認為,在曲折中前行、繼續前行這個大趨勢是不會、也不應該改變的。
當然,中美關係保持總體穩定的同時,一些矛盾糾紛也經常突出地表現出來。一段時間以來,表現比較突出的是中美經貿摩擦,但是中美雙方磋商一直沒有停。在去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兩國元首達成了重要共識,現在雙方的磋商還在繼續進行。我們希望磋商能有成果,能夠實現互利雙贏。我相信,這也是世界的期待。
中美作為兩大經濟體,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合作,可以説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人為地把這兩大經濟體隔開,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我們還是應該本著合作比對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這個原則去推動中美關係,包括經貿關係的發展,這樣可以使兩國人民從中受惠。對於矛盾和分歧,我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來進行化解管控的,去推動符合世界潮流的中美關係保持穩定並且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謝謝。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