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揚帆起航: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3-18 11:07:02 | 來源: 新華網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後,大灣區發展脈絡日益清晰。規劃綱要提出,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加速發展的大灣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擔新使命,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一顆靚麗的明珠。
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前沿和産業高地,區位條件優越,産業基礎紮實,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戰略地位突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粵港澳三地初步形成了攜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良好局面。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表示,大灣區建設的大門向國際社會敞開,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大灣區處於“一帶一路”樞紐地位,必將進一步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深化中國與沿線國家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關係。
粵港澳三地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上各具優勢:廣東省科技創新活躍,先進製造業基礎雄厚,産業鏈完善,上下游配套齊全,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貿易的大省;香港擁有成熟的金融體系和航運系統,商業網絡遍佈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是“一帶一路”重要的資本市場;澳門擁有葡語國家的經貿服務平臺和大量資本。
大灣區建設還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經驗。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劉祥認為,大灣區建設中“自由港+自貿區+産業園區”的創新制度體系,可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考,以完善頂層設計,佈局現代産業體系,推動經濟發展,這是大灣區輸出制度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基建設施不斷完善,大灣區立體交通體系逐步完成,這將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暢通起到積極作用。
打造高水準開放平臺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共同目標。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四個核心城市的情況下建設大灣區,同樣面臨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互聯互通的挑戰。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王珺説,要以公共品建設推動大灣區高品質發展,這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支撐“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需要。公共品包括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體制規則、公共服務與基礎研究平臺等,主要由政府提供,以促進市場經濟有效發展。
王珺進一步指出,大灣區公共品建設的著力點,一是適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公共設施,如互聯網的國際出入口寬頻擴容、珠三角無限寬頻城市群建設、移動互聯互通、超高清互動數字家庭網絡、5G和移動互聯網建設等;二是支撐整體性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如港口、碼頭、道路、高鐵、大橋、機場及水利工程等;三是促進人才、居民有效流動的公共服務體系,例如,探索如何推進在廣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
同時,大灣區建設可填補“一帶一路”資金缺口。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中國-東盟基礎設施專項貸款等正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支持,併發揮杠桿、整合及引導社會資本的作用。但“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領域,如公路、鐵路、港口、橋梁輸電網絡等仍存在資金缺口。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説,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對外開放交往密切的地區,大灣區可進一步打造國際金融樞紐,發展特色金融産業,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融資服務。
在促進物流和信息流方面,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建議,大灣區三地政府加強商品流通。例如,推出海關、商檢等便利措施,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消費者網購大灣區商品,同時便利大灣區網民尋找“一帶一路”特色産品,促進電子商貿發展。同時,三地政府可針對大灣區的重點産業,建設綜合資料庫,包括“一帶一路”城市資訊、經濟報告、相關國策、投資專案等,為政府、企業、智庫等提供形勢判斷和決策資訊服務。
“一帶一路”是大灣區紅利增強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爭力、以更高水準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拓展了新空間。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説,“一帶一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紅利增強器。中國經濟版圖的動態變化路徑正在重構,長江經濟帶、京津冀與粵港澳將成為帶動增長極西行和擴散的“一體兩翼”。立足於“一帶一路”的大平臺,大灣區的發展紅利、技術經驗和産業需求將向中國經濟腹地加速延伸,並與更廣闊的境外市場深度對接。這將推動中國西南、西北地區融入全球價值鏈,更高效地實現産業升級和經濟治理現代化。
程實説,未來4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穩步上移,離不開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一帶一路”正是實現該目標的關鍵之舉。從設施層面看,大灣區將加快深化與相關國家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有望成為“一帶一路”資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物資流的樞紐,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國際産能合作。
在高新産業發展方面,香港生産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認為,大灣區傳統製造業根基雄厚,匯聚眾多內地科創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已形成高新産業集群。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的華南地區起點,未來可把握機遇,加強産、學、研合作,推動科研和先進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加速工業升級轉型。
展望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攜手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在紮根大灣區的同時,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種合作既可以讓大灣區企業發展壯大,又可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戰艷 郭鑫)
相關新聞
- 2019-03-14“一項勇敢而充滿前瞻性的合作倡議”(風從東方來——國際人士談一帶一路合作)
- 2019-03-18大灣區,“走進去”“走出去”都是機遇——訪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副主席林至穎
- 2019-03-14港澳媒體看兩會:肩負時代使命 勾勒港澳臺同心圓
新聞推薦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
- 活力2025:兩岸經濟交流繪新卷,融合發展踏新程2025-01-24
- 氛圍感拉滿 這些“年味兒”新體驗已是next level2025-01-24
- 記者手記:特朗普2.0——一段“顛簸”之旅開啟2025-01-24
-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 谷愛淩、徐夢桃等在列2025-01-24
- 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