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溢誠:民進黨當局與其喊話“圍堵”不如對話“開放”

“我坦白來講,台灣就在大陸旁邊,你説你不從大陸走向世界,其實是非常困難的。”近日,台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2019年3月11日,蔡英文大動作拋出所謂對抗統一的“指導綱領”,作為經常往來于兩岸的臺青代表何溢誠對此並不認同。他從臺商和臺青的視角,詳細闡述了兩岸之間不是喊喊話就能分的開的!

 

何溢誠:民進黨當局與其喊話“圍堵”不如對話“開放”

 

台灣“五缺”問題要怎麼解決

 

蔡英文在所謂“指導綱領”中喊話臺商,回流台灣投資興業。何溢誠直接問到,“那台灣的‘五缺’問題要怎麼解決?”眾所週知,長期以來,外資企業和本地企業不願在台灣投資的眾多因素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地、缺才、缺工。何溢誠坦言,現在這些結構性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光是土地這一項就有很多問題,比如土地使用規範中方方面面地條條框框,這對於需要大量土地投資的臺商來説怎麼拓展自己的事業?“簡單舉一個例子好了,比如在大陸做影視基地的臺商,他們有很高端的4D技術,他們可以直接在大陸工業用地上做這樣子的使用,可在台灣是不行的。”何溢誠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台灣的問題絕不是開幾個會、喊幾句話就能解決的。”何溢誠分析指出,臺商的大量回流可能性不高!因為大陸的經濟體量跟規模具有相對的優勢,而且目前也正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于眾多的臺商而言,正在通過轉型來分享大陸新的發展機遇。

 

何溢誠:民進黨當局與其喊話“圍堵”不如對話“開放”

 

與其“圍堵”,不如“開放”

 

話題又回到臺青的問題。蔡英文在“指導綱領”中喊話:大陸在經濟上,磁吸台灣的資本和人才!何溢誠笑言,“大陸説歡迎台灣青年來,但沒説不讓你回去啊!”何溢誠認為,説到底,民進黨當局這種所謂的“喚醒”思維就是“圍堵”思維!因為違背了市場的規律:“資本會往市場集中,而人才則會往資本市場集中”!

 

何溢誠説,縱觀這麼多年在大陸讀書的台灣青年,百分之七十以上畢業後會選擇在大陸發展。為什麼?難道真如蔡英文所言的“陰謀論”?“拿一個師妹的故事來舉例好了!她剛剛被推薦到廣州廖仲愷大學去教書,一年的底薪就是25萬人民幣!這還不算其他對臺青的福利。”而反觀之,台灣原來170所學校現在倒掉了1/3。台灣以前有個概念叫“流浪教師”,現在又出現了“流浪博士”、“流浪教授”。而現在大陸不僅是高校敞開大門在吸納這部分台灣的人才,從今年開始,高中也開始聘請了,這就把台灣“流浪教師”的問題已經解決掉了。因為大陸的市場基數夠大!大陸目前17個省市的GDP都比台灣高了。所以跟大陸去做人才的競爭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你可以跟大陸去做人才的合作,然後做人才的流通!”何溢誠認為,一個活水源頭的機制對台灣才是最有利的。因為台灣本來就很難有自己的市場規模跟體量,所以一直都是出口型和外貿型導向的,在這種情況下,大陸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跟你又是同文同種,為什麼就不能共享發展的機遇呢?比如台灣的研發和品牌,大陸的生産和市場,你只能依靠大陸,別無選擇!

 

“難道要靠日本嗎?他連魚都不讓你抓了,你還要期待他什麼?美國除了會賣武器給你,還會採購你什麼東西?但是,台灣對大陸經貿依存度是41%!”何溢誠説,台灣41%的出口都是到大陸。如果把這一部分都拿掉的話,每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全部都是負成長。這不是很簡單的數字嗎?你看你少了41%會是一個怎樣的結果!這就是合則兩利!

 

“與其喊話,不如對話!”何溢誠呼籲民進黨當局,不要一味的的“圍堵”!“開放”對台灣才有出路,才能分享到大陸發展以及兩岸和平的紅利!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上海4月2日消息(記者 王倩 程娟娟)

 

何溢誠:民進黨當局與其喊話“圍堵”不如對話“開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