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南非學者蒙亞埃與他的非洲-中國研究中心
|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4-24 15:19:49 | 來源: 新華網 |
今年年初,50多名國際關係專家、學者和政商界人士濟濟一堂,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舉行一場特別的新春招待會,共同慶祝非洲-中國研究中心成立。
“非洲-中國研究中心的成立,進一步加深了南非和中國、非洲和中國的關係,這種關係,比之前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更深刻、更廣泛。”62歲的南非政治學教授、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戴維·蒙亞埃説。
在蒙亞埃看來,非洲-中國研究中心的未來規劃與“一帶一路”倡議息息相關:“‘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它和非盟《2063年議程》相契合,聯通了中非發展願景,符合非洲大陸的發展需求。”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經濟體,貢獻了這片大陸五分之一的GDP。南非第一大城市、憑藉金礦崛起的經濟中心約翰內斯堡,擁有的絢麗繁華不遜於一些歐美城市,400多萬不同膚色、種族的人們居住在這裡。
這種多民族、多種族歡聚一堂的情形在蒙亞埃的童年是很難想像的。蒙亞埃出生在距離約翰內斯堡大約20公里的索韋托,這裡是南非最著名的黑人聚居區,反種族隔離鬥爭領袖曼德拉曾長期居住於此。蒙亞埃小時候,他的叔叔就追隨曼德拉,參加反種族隔離鬥爭。
1962年,曼德拉被逮捕。受此影響,蒙亞埃的叔叔作為非洲人國民大會(非國大)成員流亡海外,年僅5歲的蒙亞埃跟著叔叔離開了家鄉。“我在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居住過。我們生活在衝突爆發的地方,我看到人們在爭戰中受傷,死亡。”蒙亞埃説。
1990年,72歲的曼德拉重獲自由。蒙亞埃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進入大學學習,並最終取得國際關係博士學位。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多來,蒙亞埃目睹了一批中南合作項目初見成效。在開普敦,海信集團建立的電視和冰箱工廠解決了不少人的就業問題,當地犯罪率因此顯著降低;在伊麗莎白港,一汽南非庫哈工廠拉動相關上下游企業,帶動外資企業跟進投資。
“一帶一路”倡議在南非取得的成果,成為蒙亞埃和同事們熱議的話題。蒙亞埃決定將“一帶一路”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找到了中國教授彭奕,邀請她共同成立非洲-中國研究中心。
“‘一帶一路’倡議非常重要,我們正在準備出版相關的研究期刊和書籍,也將舉辦相關學術研討會等活動。”蒙亞埃説。(新華社約翰內斯堡電)
相關新聞
- 2019-04-22非洲專家展望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2019-04-10非洲各界人士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向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致賀信
新聞推薦
- 中國市場強大“磁吸力”從何而來2025-11-13
- 法網恢恢:大陸雷霆之勢讓“台獨”分子生存指數“歸零”2025-11-13
- 第二十一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聚焦兩岸人工智能合作新機遇2025-11-13
- 彩雲之南·紅河有約——台灣青年紅河行:以文化為橋,促心靈契合2025-11-13
- 當年隔海空對月 今朝共舞手足情——台灣高山族華安二十九年圓夢記2025-11-13
- 總臺紀錄片《國土重光》引發熱議 臺青:傳遞歷史真相、傳承愛國精神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