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聯合國5月6日在巴黎發佈《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顯示,如今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有100萬個正因人類活動而遭受滅絕威脅,全球物種滅絕的平均速度已經大大高於1000萬年前。這份1800頁的報告是自2005年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發佈以來,對全球自然環境最全面的一次評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再次敲響了警鐘。

 

該報告由聯合國框架下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發佈,是50多個國家400余名專家3年的研究成果,研究領域包括浮游生物、魚類、珊瑚、森林等。報告顯示,棲息地減少、自然資源過度開採、氣候變化和污染是地球物種損失的主因,全世界40%以上的兩棲動物物種、33%的造礁珊瑚和1/3以上的海洋哺乳動物都因此面臨滅絕風險。

 

報告同時指出,人類諸多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自工業化以來,人類已經改變地球75%的土地和66%的海洋生態環境,如今全球1/3以上的土地和3/4的淡水被用於農作物種植和牲畜飼養,人類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威脅到其他物種”。

 

“這項研究結果值得全世界關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在報告發佈會上表示,“這份歷史性的報告將讓人們意識到生態系統的脆弱性。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應對氣候變化同樣重要,這是我們對子孫後代的責任。”

 

該報告在詳盡指出問題的同時,也提出一系列應對建議,呼籲世界各國為改善生態環境作出“徹底的”“全面的”努力。報告建議可通過規劃土地景觀來提升耕地的可持續性,為物種生存提供更多空間,同時減少食物浪費、改革生産供應方式等。在海洋生産方面,報告建議實行更為有效的漁業配額制度,建立專門保護區、減少海洋垃圾等。

 

“這份報告並非想讓人們泄氣,覺得做什麼都於事無補。”IPBES執行秘書拉裏戈德里表示,“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危機,能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的戰鬥中來,為解決問題出力,這才是這份報告想要傳遞給全世界的最主要信息。”

 

這份報告也引發了法國各界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6日在會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代表後宣佈了針對食物浪費、垃圾處理、塑膠回收等一系列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以“創造一個宜居的地球”。他同時表示,將敦促歐洲其他國家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IPBES主席羅伯特·沃森説,只要從地方到全球的各個層面現在開始“革命性改變”,依然有機會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大自然。而革命性改變指的是技術、經濟、社會等因素的根本性系統重組,其中包括模式、目標和價值觀的調整。

 

沃森説,該報告為世界各國改善生存環境的努力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論基礎。2020年將有兩場關於生態環境健康的峰會,一是中國將主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設定未來20年新目標;二是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簽署國將重新修訂全球變暖幅度的承諾。“現在還為時不晚,我們需要拿出更多行動。報告提出的建議需要人們從現在開始行動,從地方到全球展開行動,這也是參與撰寫這份報告的科學家們共同的心聲。”沃森説。

 

(人民日報法國巴黎電 記者 劉玲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