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人權70年:取得舉世矚目歷史性成就

9日,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新中國人權70年:道路、實踐與理論”研討會在吉林大學舉行。與會人士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人權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向巴平措説,70年來,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使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人權發展奇跡。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徐顯明説,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一些學者總結我們在人權領域面臨著“五座大山”:第一是“貧”,中國人均GDP僅有27美元,人民普遍處於貧困狀態;第二是“病”,中國人被貶稱為“東亞病夫”,人均預期壽命不到35歲,是世界上人均預期壽命最低的國家之一;第三是“愚”,中國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到1年,約90%的中國人是文盲;第四是“亂”,大大小小的戰爭持續不斷,人民一直生活在戰亂之中;第五是“散”,人民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基礎,像一盤散沙一樣。

 

“經過70年的發展,我們在人權領域最大的變化就是搬走了‘五座大山’。”徐顯明説。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連續多年大幅提升。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6歲,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都已超過世界平均值。新中國成立以後,創造了和平的發展環境,人民安居樂業。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實現了空前的團結,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共同的價值觀。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李君如認為,我國把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和黨章,將其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理念。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人權事業經歷了三次偉大飛躍,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和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分不開的,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相統一,這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最根本的一條人權經驗。”李君如説。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張文顯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和很好的制度保障,因此人的自由發展、有個性的發展、充分的發展應當成為人權的重要議題,需進一步推進人權事業的發展,並不斷加強人權法理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海年説:“我深深感到,我們取得的偉大成就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長期奮鬥的成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産生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質力量,推動了我國人權事業的全面發展。此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在國際上産生了廣泛影響,得到許多國家的響應,將推動世界人權事業不斷發展。”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隨著人權發展,中國的婦女權利保障取得了長足進步。

 

來自全國婦聯聯絡部的張迪表示,中國始終堅持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婦女發展實際結合起來,運用法律、行政、宣傳、教育等多種手段促進婦女各領域權利的實現,保障婦女平等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

 

張迪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制度機制進一步完善,為婦女人權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特別是消除就業性別歧視,婦女就業選擇更加多元、創業之路更加寬廣。在制定民法總則、修訂刑法、頒布實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規等方面,更加注重保障婦女權益,婦女在各層次各領域的政治參與不斷擴大、影響力日益增強。

 

“婦女人權是普遍人權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婦女的政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人權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國家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下,中國婦女政治參與水準不斷提高。”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張曉玲説。

 

與會人士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就人權作出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國人權事業發展指明瞭方向。(周立權、張博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