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頭塗鴉:“混搭”的城市風景

香港街頭塗鴉:“混搭”的城市風景

這是5月10日在香港街頭拍攝的塗鴉作品。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近年來,在春夏之交的“香港藝術月”,越來越多街頭塗鴉作品在香港的建築外墻、店舖大門、公共交通工具上亮麗綻放。

 

這些走在街上轉角就可能遇見的畫作,出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之手,讓鋼筋水泥間的街道越來越像風格多元的“戶外畫廊”,拉近藝術與人們的距離,也為這座城市保留一些值得留下的記憶。

 

“香港的墻”成為城市名片

 

香港街頭塗鴉:“混搭”的城市風景

這是5月10日在香港街頭拍攝的塗鴉作品。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由賈森·登布斯基創辦的組織HKWalls(意為“香港的墻”),是這場“扮靚”香港行動的參與者之一。

 

登布斯基生長于街頭塗鴉的發源地美國,2009年大學畢業後來到香港,從事建築設計之餘常遊走街頭,用相機記錄各式塗鴉。他有時會跟隨藝術家溜進廢棄的大樓,看他們作畫。他遺憾這些以非法方式匆匆創作的畫作無人欣賞,希望為藝術家創造可以合法創作、作品可為公眾欣賞的機會。

 

2014年,登布斯基與朋友合作成立HKWalls,在他所住的上環發起“香港街頭藝術節”。他們一家家走訪店舖,説服店主“捐出”店面外墻,讓藝術家在墻上作畫。

 

如今,這一活動已連續舉辦6年,每年匯聚來自本地及世界各地的數十位藝術家,作畫地點拓展到香港島和九龍多處。今年的“香港街頭藝術節”作品主要集中在灣仔。

 

有了合法創作塗鴉的機會,藝術家們作畫的時間更充裕,作品細節更豐富,更具觀賞性,逐漸形成了登布斯基口中的“城市風景”。近兩年,這些作品成為不少年輕人打卡、凹造型的“聖地”。

 

這些融匯不同風格的街頭塗鴉,也被香港旅遊推廣機構當作“城市名片”,用於對外推廣香港的多元文化和創意旅遊。

 

隨著時代變遷,街頭塗鴉已逐漸演變得更具多元創意和“正能量”。登布斯基説,從全球來看,人們正逐漸認可這種藝術形式和街頭藝術家的創作價值。而通過香港這個“門戶”,越來越多中國及亞洲的街頭藝術家得到向世界展示才華、獲得認可的機會。

 

“通渠佬”混搭街頭藝術

 

香港街頭塗鴉:“混搭”的城市風景

這是5月10日在香港街頭拍攝的塗鴉作品。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今年的“香港街頭藝術節”邀請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名藝術家,在灣仔多座建築的外墻和一些電車、巴士的車身上,創作了超過40幅塗鴉作品。其中一輛以本地街頭塗鴉者“渠王”作品裝飾的電車,勾起了不少港人的回憶。

 

説起香港街頭塗鴉的歷史,人稱“渠王”的嚴照棠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15歲到香港謀生,靠當通下水道的“通渠佬”養活一家人。為了拉活,他從近半個世紀前就開始街頭塗鴉,內容主要是關於通下水道的簡單廣告語、作為署名的“渠王”二字和一串電話號碼。

 

多年來,他在香港街頭巷尾的墻面、燈柱、井蓋上寫下了不知多少“渠王”。那串數字也從最初的固定電話號碼,變成傳呼機號,再到如今的手機號。“渠王”成為他廣為人知的名號,也成為港人的“集體記憶”。

 

“渠王”沒覺得自己是藝術家,一直堅持街頭塗鴉是因為“要揾嘢做(找活幹),沒辦法”。

 

隨處塗鴉並不合法,“渠王”為此沒少被罰款。他的作品和經歷,對比從各地來港參與“香港街頭藝術節”的藝術家,呈現一種過去與現在、香港與世界的有趣“混搭”。

 

這種“混搭”,正是登布斯基看中的。他説,香港的街頭塗鴉既有像“渠王”的廣告那樣極具本地特色的作品,也有世界各地藝術家留下的各式印記,體現著這座城市多元文化交融的特點。

 

店門作畫講述“香港故事”

 

香港街頭塗鴉:“混搭”的城市風景

這是5月10日在香港街頭拍攝的塗鴉作品。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香港近來出現不少把街頭塗鴉與文化旅遊等元素相結合的活動,藉以推動創意旅遊,保育歷史文化。已經開展3年的“城市閘志”就是一項。

 

“城市閘志”每年選定一兩個社區的約20家特色店舖,由藝術家在其卷閘門上作畫。畫作完成後,主辦方組織導賞團,還在手機應用程式中借助增強現實(AR)、全景攝影等技術,提升觀賞體驗。

 

主辦方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總監曾慧敏強調,“城市閘志”著重作品“貼地”,拉近藝術與大眾的距離,不僅為店舖“畫一幅裝飾畫”,更要“以畫講述店舖故事,反映社區的歷史和發展”。

 

“越來越多人認識到,藝術是一種軟實力,可以吸引人們來了解一個地區,幫助保育那裏的歷史文化。”她説。

 

為了更好“講故事”,每年活動的前期準備需要9個月左右。計劃經理要做歷史文化調研,也要行走社區以確定店舖和導賞路線,更要與店主、街坊深入交流以挖掘故事。畫家創作前也要實地走訪,與店主交流。

 

找到合適的店舖並挖出故事並不容易。曾慧敏説,去年在油麻地,為了與一家上海理髮鋪合作,計劃經理梁梓豪“每天路過5次”、堅持了一段時間才與店主混熟。他因此培養出“街坊情”,現在定期去那家店理髮。

 

曾慧敏説,“城市閘志”開展幾年來,她和同事愈發為“家在香港”而驕傲。他們找到很多體現“香港精神”的故事,比如在昔日製衣業中心深水埗,隨著製衣廠遷走,産業鏈的各環都要應變,逐漸演變成現在以創意設計為主。

 

“時移世易、經濟轉型之下,不少店主緊守崗位、變通求生。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記錄下來,讓下一代明白並傳承。”她説。(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郜婕)

 

香港街頭塗鴉:“混搭”的城市風景

這是5月10日在香港街頭拍攝的塗鴉作品。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