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助跑兩岸休閒農業合作

機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助跑兩岸休閒農業合作

 

5月26日,上海舉行“第三屆兩岸鄉村振興與休閒農業論壇”。(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中國台灣網5月27日上海訊 立夏第二天,雨帶來了舒適的溫度。借助一個看似簡單的有機玻璃裝置,農戶只需要花幾秒鐘就可以完成蔬菜種子的精準播種。育苗穴盤令傳統“種菜”變為“鋪菜”,種植效率成倍提高。在5月26日上海舉行的“第三屆兩岸鄉村振興與休閒農業論壇”上,台資企業昆山帝茗農産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遊德貴的這一發明專利吸引了與會兩舉農業專者的關注。據悉,這些創新農業的科技設備已經在大陸不少鄉村入土,這是休閒農業發展的“良種”。大陸鄉村振興戰略為兩岸休閒農業合作釋放的機遇,正是此次論壇上兩岸農業專家和産業者的熱議主題。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及農業部、市農委代表出席了開幕儀式。

 

“對於台灣農民和逾萬家大陸涉農臺企而言,大陸鄉村振興戰略絕對是重大機遇。”論壇主辦方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永續農業工作委員會主委劉達緯介紹,自上世紀90年代啟動“富麗農村”建設以來,台灣農村建設經歷了從單純農業到農業、農村、農民“三農一體”,從簡單生産到生産、生活、生態“三生兼顧”,從傳統農村聚落到農村社區生活圈、農村休閒旅遊圈、農村産業發展圈“三圈佈局”的過程。“在富麗農村建設、鄉村社區營造、農村再生等領域,以及精緻農業發展、農業與文創結合等方面,台灣的經驗可為大陸提供借鑒和幫助。”劉達緯認為,在大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加強兩岸休閒農業合作有助於實現“兩岸一家親,鄉村共振興”的目標。台灣宜蘭縣冬山鄉農會總幹事黃志耀、橘之鄉蜜餞觀光工廠經理林鼎剛、台灣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文琴、上海班達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化彬等8位兩岸休閒農業專家,結合他們長期從事農業科技與休閒農業的成功案例,向三百餘與會者分享了運營經驗,並分析了市場前景。互動與交流熱絡。

 

新當選的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感言道,農業交流合作是兩岸關係發展起步最早、基礎最好、成效最明顯的領域之一。兩岸農業資源、技術、人才、資金和市場的共享融合,不僅密切了兩岸農業工作者的情感溝通,也讓台灣精緻農業在大陸廣大市場中得以茁壯成長。他熱切期待兩岸業者積極把握大陸鄉村振興機遇,協力推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開發“智慧農業”“數字化農業”“農業+休閒康養”等多種發展模式,探尋兩岸休閒農業共贏發展新格局。

 

據記者了解,隨著兩岸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的深入,大陸農業領域的科學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健康農業的前景廣闊、市場充沛,深度合作與雙贏的機會也會愈發成為現實。(中國台灣網上海市臺辦通訊員常志康 徐靜)

 

機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助跑兩岸休閒農業合作

 

5月26日,上海舉行“第三屆兩岸鄉村振興與休閒農業論壇”。(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