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如何讓電子垃圾變廢為寶

編者按:近年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電子産品的更新換代頻率不斷加快,導致電子垃圾與日俱增,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據聯合國電子垃圾聯盟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範圍內産生的電子垃圾已多達4850萬噸,相當於4500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而這些電子垃圾中,目前只有約20%得到了規範回收,剩下80%或被焚燒、填埋,或散落各處。預計到2050年,全球每年産生的電子垃圾總量將增至1.2億噸。面對這個天文數字,多國意識到電子垃圾問題的嚴重性,紛紛通過法律法規,加強電子垃圾的回收。

 

澳大利亞:電子垃圾回收亟待加強

 

王泉驕

 

各國如何讓電子垃圾變廢為寶

 

2017年至2018年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製作並播出了一檔名叫《垃圾之戰》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在全澳多個地方進行拍攝,主要關注澳大利亞材料垃圾的影響和處理方案,引發澳大利亞國內廣泛關注。

 

節目曾採訪過澳大利亞一家五口。畫面顯示,父親喬治和母親娜塔莉以及他們的三個兒子站在院子裏,周圍堆滿了各類電器,四台電視機、五台筆記本電腦、四台平板電腦、兩台冰箱、一個冷凍櫃……此外,還有幾箱未使用過的手機,一些手機的購買年份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澳大利亞家庭平均每年産生73公斤的電子垃圾,像上述的五口之家每年則可産生140公斤的電子垃圾。澳大利亞環境與能源部門發佈的2018年國家垃圾報告指出,2016至2017財年期間,澳大利亞産生了約48.5萬噸電子垃圾, 比上一財年增加約3.8%。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澳大利亞人家中閒置手機超過2500萬部,超過澳大利亞人口總數。此外,每年估計有超過1.1萬噸電池被丟棄到垃圾填埋場,再利用率僅為3%。

 

2011年,澳大利亞政府出臺了“國家電視和電腦回收計劃”,在各州首府城市、鄉村地區及偏遠地區提供電子垃圾回收服務。該項目由電視和計算機行業資助經營,目標是到2022年前後將電視和電腦的回收率提高到80%。2016至2017財年,全澳共回收相關電子垃圾超過五萬噸,較上一財年增加約11%,其中96%的材料可回收利用。

 

然而,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在一篇報道中指出,澳大利亞全國性回收計劃僅針對電視和電腦,這些物品在所有電子垃圾中所佔比例不超過10%。目前電子垃圾是澳大利亞快速增長的一類垃圾,其增長速度是城市垃圾的三倍。

 

2018年,維多利亞州政府頒布禁令,禁止電子垃圾進入垃圾填埋場,新法規將於2019年7月1日施行。作為改革電子垃圾管理法的一部分,維州政府宣佈投資1650萬澳元,升級維州130多個電子垃圾收集和存儲場所,以確保98%的維州居民能夠在20分鐘的車程內找到至少一個電子垃圾處理點。

 

在新南威爾士州,首府城市悉尼設定了電子垃圾回收日。在悉尼市政府的網站上,可以查詢到具體的回收日期,市民可以將電視、電腦、小型家電等送去指定回收地點。此外,市內多個區域的顧客服務中心、圖書館還設置了舊電池、手機和燈泡回收箱。2018年4月,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公開了世界上首個“電子垃圾微型工廠”項目。他們發明瞭一款將廢棄智慧手機和電腦軟體轉化成有效材料的機器,並將這些材料用於3D列印。

 

雖然澳政府和各州政府已經出臺了不少解決電子垃圾的辦法,但目前只有約五分之一的澳大利亞人有定期回收電子垃圾的習慣。市場調查公司益普索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澳大利亞人知道手機可回收利用,而僅有8%的人進行了相關處理。僅有10%的人選擇將手機投入二手市場,低於全球15%的平均水準。

 

記者採訪了幾位悉尼市市民,他們表示未過多關注電子垃圾的處理問題。如果家電還能夠正常運作,他們會將其放到二手家電網站上進行拍賣。如果是電池一類物品,會考慮到污染問題,進行垃圾分類處理,但不會去到指定回收地點投放。

 

維州垃圾管理服務組織TechCollect的首席執行官卡梅爾·多裏森表示,澳大利亞人擅長回收紙張、紙板和印表機墨盒,但在回收電子垃圾方面還需要改進。澳大利亞電子垃圾觀察研究所所長約翰·格薩基斯則稱,電子産品包含各類貴重金屬,其中一些是非常稀有,甚至不可再生的。“應盡可能地回收電子垃圾,不然將永遠失去它們”。

 

日本:回收廢舊家電做奧運獎牌 展現環保實力

 

吳穎

 

各國如何讓電子垃圾變廢為寶

 

東京奧組委“利用都市礦山製作大家的獎牌”項目于2019年3月31日結束

 

2019年3月31日,東京奧組委“利用都市礦山製作大家的獎牌”項目正式結束。該項目于2017年2月啟動,目標是製作完成5000枚獎牌。日本政府呼籲國民廣泛參與,捐出不用的舊手機和家電,從這些電子零部件中提取貴金屬來製作獎牌。據了解,日本舊電腦等小家電垃圾每年有65萬噸,其中含有價值844億日元的貴金屬,因此將其稱作“都市礦山”。

 

據東京都世田谷區用賀廢品回收中心介紹,日本從2017年4月起,由地方自治體指定的廢棄電子産品回收業者在包括政府機構、郵局、商業設施在內的全國約7萬個地方設置了回收箱,回收智慧手機、計算器、遊戲機、相機等小型電子産品。根據東京奧組委官網公佈從2017年至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NTT DoCoMo(注: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已經回收了575萬部手機,全國地方政府共回收小家電67,180噸。從日本各地收集的約70萬噸廢舊電子産品經過提煉,將滿足製造5000枚奧運獎牌所需要的30.3千克黃金、4100千克白銀和2700千克銅。

 

日本作為世界上實施生産者延伸責任制原則(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最初國家之一,擁有先進的電子垃圾回收系統、以及完善的回收、再利用基礎設施。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經歷經濟高度增長期,日本政府先後制定並完善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了《廢棄物處理法》《家電循環利用法》和《食品循環利用法》等法規。2001年4月1日,日本正式實施《家電循環利用法》,主要內容包括:以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和洗衣機四種電器為立法對象,採用由零售商進行回收、製造商進行回收利用的方式。

 

據日本環境省公佈的最新數據報告,2017年根據《家電循環利用法》規定的回收範圍在日本全國指定場所共回收約1,189萬台(前年度比約6.1%增加)。另外,日本明確規定,對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必須進行回收再利用。回收資源再商品化率方面,空調為92%(日本法定基準80%)、顯像管式電視為73%(同比為55%)、液晶等離子電視為88%(同比74%)、電冰箱為80%(同比70%)、洗衣機·烘乾機為90%(同比82%)。

 

2013年4月1日日本施行《小型家電回收法》,目的是對廢舊小型電子産品中使用的金屬等有用資源進行回收利用。列入可回收範圍的小型家電包括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21個品類的104種産品,電子燃氣灶和吸塵器也在回收範圍內。據《小型家電回收法》規定,由日本地方政府(市町村)或指定的企業進行回收利用。對象品種、回收方法以及消費者在回收時所需承擔的費用等日本各地存在差異。回收來的小型家電被再次利用,變成數碼相機、手機等産品,重新到消費者的手中。

 

中國香港:政策與科技雙管齊下 助力“轉廢為能”

 

辜雨晴 實習生薛婧琪

 

各國如何讓電子垃圾變廢為寶

 

香港WEEE PARK工作人員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官網)

 

據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資料顯示,目前香港每年産生約7萬噸的廢電器電子産品。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開始發展一套可妥善處理和循環再造廢電器電子産品的機制,一方面出臺環保政策加強廢物管理,另一方面尋求科技支持轉廢為能。

 

2018年8月1日,廢電器電子産品生産者責任計劃(簡稱“廢電器計劃”)于香港全面實施,透過落實污染者自付的原則和環保責任的理念,要求製造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消費者須分擔回收、循環再造、處理和棄置廢電器電子産品的責任,以避免和減少廢電器電子産品對環境的影響。

 

具體來説,廢電器計劃規定“四電一腦”産品(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印表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統稱“受管制電器”)的供應商必須前往特區政府環保署登記並準備相關除舊服務方案,完成這些手續才可分發和銷售受管制電器。如消費者欲棄置屬相同類別的電器,銷售商便須按已獲批註的方案為消費者安排免費除舊服務。此外,銷售商也有責任向購買受管制電器的消費者提供循環再造標簽和載有循環再造徵費訂明字句的收據。

 

為配合廢電器計劃的實施,香港特區政府還與德國環保服務公司進行合作,引進國際上先進的一體化設施和環保科技,在香港屯門環保園建造WEEE PARK(廢電器電子産品處理及回收設施),首先由服務公司收集受管制電器廢棄物後,再利用環保技術進行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等工序,將其轉化為有價值的二次物料,例如金屬和塑膠。據悉,這套可以在同一廠房內完成所有廢物處理流程的一體化設施是亞洲首倡,作為區域性回收中心在進行廢棄物處理及回收服務中起到重要作用,預計營運首年可處理1萬噸廢電器,第三年增至3萬噸,即屆時可處理每年近42%被廢置的廢舊電器。

 

對於一些仍可運作的電器,WEEE PARK內設的修復工廠將把它們修復成“再生電器”,以轉贈給有需要的家庭。另外,系統還將自動追蹤每個項目的處理進展,在收到一台廢棄電視機後,會在産品上打上條碼,在回收過程中持續追蹤並在系統記錄和報告,直至産品完全被拆解。

 

除了最終將設置的5個區域性回收中心,特區政府未來將建造8個貼近民居的衛星收集站,方便市民自行將小型電器送到中心。這些衛星收集站集合廢舊電器後,將被集中送往區域性回收中心分類及貯存,最終運往處理設施進行再造。

 

德國:城市電子垃圾回收率及利用率達到100%

 

施維、實習生李碩

 

根據德國聯邦環境暑公佈的數據顯示,2005年德國電子垃圾總量為4.9萬噸,隨後一路攀升,在2009年達到了60.5 萬噸。之後一直在60萬噸上下徘徊,2016年更是達到了61.7萬噸的總量。儘管電子垃圾數量龐大,德國卻能進行有效的回收和循環利用。2016年德國城市垃圾回收率高達94%,回收利用率為67%。其中的電子垃圾回收率和利用率居然達到了驚人的100%。

 

為了促進可持續性生産與消費,對電子電氣設備進行回收和利用,歐盟2003年出臺了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指令),以此來推動在歐盟成員國內從電子垃圾灰色産業到綠色經濟轉變的進程。德國積極響應歐盟指令,2005年就在本國制定了相應的《電子電器設備法》。為了適應電子垃圾總量不斷攀升等新形勢,德國在2015年又對法案進行修訂,于同年10月正式實施。新的《電子電氣設備法》規定,大型電子電器産品銷售商賣出等價電子電器設備的同時,將有義務免費回收相應的廢舊設備;而周長小于25釐米的小型電子電器設備如手機、電吹風等則必須無條件回收。這裡的大型銷售商是指佔地面積超過400平方米的家電商場,同時也包括擁有以上規模物流及倉儲面積的網絡電商。

 

根據《電子電器設備法》,德國聯邦環境署成立了電子廢棄物註冊基金會。基金會協調廢棄物的流向、分配生産商的責任份額並監控其回收情況。生産廠商在電子産品進入德國市場前,必須向基金會提交註冊信息,並且需要彙報每月産品在德銷售情況及每年的回收情況。生産商有義務免費向公共垃圾中心提供電子垃圾回收容器。目前德國共設立了1500個公共電子垃圾回收中心。

標簽: